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第1篇)
学习目标
1.会认“迪”等11个生字,会写“油”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和写字
2、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阅爱迪生的相关资料。
2.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词卡片。
3.学生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很喜欢看书,一定知道爱迪生吧?
2、人物简介。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爱迪生一生有2000项创造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3、你想知道什么?板书:为什么救?怎么救?结果?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一)初读感知
想不想马上读读这个故事?自己试着读读课文,请拼音帮忙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读后标出自然段。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生字词。这些生字词谁能读准?
2、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溜”读四声 亮堂的“堂”、委屈的“屈”读轻声、“斥”翘舌音
3、没有音节你还认识吗?自己读一读。
4、谁能勇敢地来挑战?其他同学认真听,别忘了心里跟读。
5、其他同学你也会读吗?同桌互读,别忘了当好小老师。
6、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怎样记住它?
7、现在你还有哪个字没记住?考考你。
8、把生字放在句子中你会读吗?出示课文句子:
(1)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急性阑尾炎:平时肚子疼,难不难受?阑尾炎发作起来,肚子疼得很厉害,有时需要手术,如果不及时,还会有生命危险。
(2)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三)、感悟课文,理解2、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课文讲了什么事?
3、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默读第2、3自然段找找有关句子画下来。
4、反馈:理解“迟疑了片刻”,体会妈妈病重,光线太暗无法手术,大家焦急的心情。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油、团、检查、炎”。谁来读一读。按结构可分几类?观察怎样写正确?怎样写漂亮?
2、范写:“炎”两把火,上小下大,上面的火最后一笔是点,下面的火最后一笔是捺。
3、学生写字。
4、同桌互评。
5、会用这些字吗?组词、造句。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第2篇)
《爱迪生救妈妈》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教育性和故事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教学中可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故事情境和人物心情,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聪明、机智、可爱,从而受到感染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并通过朗读领会爱迪生的聪明。 教学准备
1.学生:按照《预习指南》初步预习课文,能读出生字,读通句子。
2.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感悟,学习重点词句。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摘水果”、自由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回忆课文的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中那个聪明的孩子叫──(爱迪生),长大后他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
过渡:在他七岁那年,爱迪生靠他的聪明才智,救了妈妈。妈妈到底发生什么危急的事了?爱迪生又是怎样救妈妈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故事吧!(看动画课件)
二、朗读、感悟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妈妈怎么了?(得了急性阑尾炎。)她的情况危险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请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妈妈当时病情严重的句子。
2.学生交流:(以学生回答的顺序机动理解各个句子)
(1)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课件)
什么叫“直打滚”,(不停地打滚)为什么呀?(疼得受不了了)大家想象一下,妈妈在直打滚的同时,还会有哪些表现呢?(脸色、满头大汗、哭、不停地叫)她会叫些什么?你看,妈妈是多么痛苦呀!谁能把这场景读出来?
(2)爸爸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课件)
你能给“急忙”换一个词来读一读吗?(出示:爸爸( )骑马??)我们想象一下爸爸焦急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
(3)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课件)
为什么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呢?(家离医院太远,,骑马去需要很长时间,可妈妈病情太严重,必须马上做手术)时间太紧张,医生只能决定在家里做手术,这是多么危险的处境啊!谁能把它读出来?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过渡: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了,但又说家里没法做手术,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请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为什么。
2.品句: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课件)
结合“环顾四周、迟疑”等词语体会医生的无奈。(指名扮演医生)板书:暗
3.爸爸提议怎么做?(多点几盏油灯。)对于这个办法,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
结合医生的动作、表情体会爸爸办法的不可行。
4.升华:此时此刻,医生没有办法,爸爸没有办法,大家都束手无策。可时间就是生命,晚一分钟,妈妈的生命就多一分危险,大家都急得──团团转。
5.比较句子(课件)
A、大家急得团团转。
B、大家很急。
(第一个句子具体,更急。)
6.自由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象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情景。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就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自主、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自然段;
画一画:用直线画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
说一说:与四人小组里的伙伴们交流交流。
2.品句: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课件)
结合“突然、一溜烟、不一会儿”等词语体会爱迪生的速度快。(上述词语变颜色)(指名读、评价读、自由读)
3.爸爸看到了,什么反映?
(课件)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就是啊,都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爸爸能不气能不急吗?谁愿意当又气又急的爸爸来斥责爱迪生?(指名读)
4.爱迪生怎么说的?
(课件)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谁来读读爱迪生的话?你为什么这么读?(爱迪生这时候是很委屈的)
分角色朗读:男生读又气又急的爸爸,女生读满腹委屈的爱迪生。
老师导读
5.爱迪生真的想出办法了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师:看!房子一下子亮了,妈妈得救了!(课件:屋子亮了的图)
师:你知道屋子为什么会变亮吗?(板书:亮)
(课件)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
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板书:镜子)(师生合作读)
6.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师:这时的爸爸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那是(恍然大悟)爸爸开始时不明白,斥责爱迪生,可现在,当他看到房子一下子亮起来了,他一下子明白了,这就叫做恍然大悟。
7.(课件)仔细观察这幅图,猜猜哪个是爸爸?为什么?这时,爸爸恍然大悟会说些什么?(指名说)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指导朗读,注意加上动作、表情。)
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通过爱迪生想出的好办法,手术的结果怎样了呢?(齐读最后一段)
2.(课件)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师随机抽同学读医生夸奖爱迪生的句子。)
3.师: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聪明呢?(板书:聪明)
(爱迪生之所以从小就这么聪明,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动脑、动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板书:善动脑 勤动手)
三、拓展(写一写)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爱迪生说的呢?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呢?请你把它写下来。(写在“随想录”上)
四、作业
1.回家向爸爸妈妈讲讲这个小故事。
2.选做题:课外收集有关爱迪生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听听。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第3篇)
【教材分析】
《爱迪生救妈妈》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以“科技”为主题。课文主要讲述的是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在家中光线昏暗的条件下,他用镜子聚光,使手术成功进行,救了妈妈的命。本文旨在故事中渗透科学常识,告诉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遇事要积极想办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易被调动与牵引;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发现部分学生不爱动脑筋,遇到难题,依赖性强,总奢望得到老师及家长的帮助。这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课文,我们可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们怀着对爱迪生的崇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孩子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并进而培养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设计理念】
教学中我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围绕爱迪生在什么情况下救妈妈,怎样救妈妈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中感悟爱迪生的善发现、爱动脑筋。抓住重点词语“直打滚”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体会妈妈当时的痛苦,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况,来理解 “急得团团转”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镜子聚光实验,亲自体验爱迪生的办法,突破课文的重难点:怎么样救妈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去感悟体会爱迪生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优秀品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注意积累词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重点关键词句朗读感悟爱迪生的聪明、多动手、善发现,并注意积累。
3.了解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镜子聚光的原理,激发孩子生活中爱动脑筋,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朗读中感悟领会爱迪生的机智,并积累词句。
难点:理解爱迪生救妈妈的方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教学准备】
镜子、爱迪生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谁能想出方法记住他名字中的一个生字:“迪”(生识记字形)板书:爱迪生
2.看老师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看仔细了,写字的时候要把字写端正。
3.说说你对爱迪生的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教师适当评议)
4.老师也把收集到的信息读给大家听。(请一生读)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发明就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过渡:是啊,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的命呢!(板书:救妈妈)
6.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反馈检查。
过渡: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老师可有读书的要求哦。
1.出示自读课文的要求:
(1)读准生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学生按要求学文,教师巡回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指名朗读、开火车读)
(2)检查词语。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第4篇)
教具准备
1.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一个人读一段吧。
8. 读的真好!几乎一点都没错。谁来说说自己画了哪些词语?
9阑尾,就是人们平时说的盲肠,它长在我们的右下腹。它一发炎非常疼痛,还能夺去人的性命。突然发作的又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也叫急性盲肠炎。小朋友,你们听懂了吗?
10. 为什么画这个?
11. 溜是个生字,你记住了吗?
6. 认识了。
7. 轻读课文。
8. 我画了“急性阑尾炎”,但是我不懂它的意思。
9. 我画了“一溜烟似的”。
10. 因为这能形容人跑得非常快。
11. 记住了,很简单,就是三点水加上留下的留。
6分钟
1. 聪明的孩子们,能用你们的聪明帮助大家把本课要写的3个字和3个词写好吗?
2. (出示课件:要求写的字──油、检查、团、斥责、炎、夸奖)请大家先自由读读
3. 小朋友,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词齐读两遍吧。
4. 现在请大家开动脑筋,睁大眼睛,看看、想想,想想、看看,书写这些字词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几个红色的字要特别注意哦,很容易写错的。(范写“炎、检查、夸奖”)
5. 在座的小朋友,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动手,把这写字认真地写两边,看谁写的最漂亮。
6. 下面我们一起做个认字游戏。将认识的字组词。
1. 能──!
2. 自由读字词
3. 齐读字词
4. 观察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5. 写字
朗读全文
1. 这片课文很有意思,大家回去后可以表演,也可以做个小实验,看看镜子能不能把灯光聚在一起变得更加明亮。为了表演的更好,我建议大家再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大家愿意吗?
2. 好了,下课。
- 课文《老王》教学设计 推荐度:
- 《观潮》课文教学设计 推荐度:
- 课文《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 推荐度:
-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案 推荐度:
- 课文《八角楼上》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第5篇)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夸、奖”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结合词句体会妈妈当时情况的危急。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学习一、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体会妈妈当时情况的危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说说自己对爱迪生的了解。
2、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感悟。
1、自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语。
3、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朗读自主感悟。
2、学习第二自然段,结合重点词句理解妈妈病情严重,情况紧急,并指导感情朗读,进行句式训练。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夸奖”,指导学生分析字形。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第6篇)
一、品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欣赏、品味。
2.出示“我知道”图标,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字词、内容、思想、学习方法等)
二、巩固识字
1.游戏“加一加”。(如:尸+出=屈 火+火=炎 忄+生=性……)
2.游戏“对口令”。(如:竖心旁,光字边──“恍”字记心间。其他字处理方法相同,师生对、同桌对、男女对、小组对)
3.小组内比赛找本课的形声字,看谁找得快。(如:溜、悟、晃、恍、聪、伙、油、检)
4.生字扩展组词竞赛。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图标,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
2.出示“我的发现”图标,说说发现了什么。(如:“油”“检”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团”字里面的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炎”字下面的“火”要比上面的“火”大一些。“责”字中间一横要写长些……)
3.学生临摹,老师巡视,注意纠正书写姿势。
四、积累运用
1.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2.说说你想积累本课哪些词语。可以是带生字的,也可以是不带生字的,写在黑板上,然后读一读。
(如:检查、急性、一溜烟、明晃晃、斥责、委屈、亮堂、恍然大悟……)
3.让学生在小组内讲一件发生在课堂上或家里的小事,争取把课文中学的词语用上几个。
五、拓展阅读
1.把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学生阅读。
2.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
教学反思:
《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妈妈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前已经让学生收集了爱迪生的资料,因此上课的时候,我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学生交流和老师简单介绍之后,便设置了这节课的第一次读:让学生读“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学生对爱迪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能自然地带着感情读,给这节课的学习开了个好头,并在学生思维中定下基调。
朗读是我这节课的重点,也是特点,我注重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但是我觉得我还有些不足。朗读还训练地不够扎实。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有层次的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的个性在朗读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