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1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1,练习五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

  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个同学准备12个○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4×3=2×5=3×3=

  2.填空。

  2×()=43×()=64×()=8

  ()×3=12()×4=205×()=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请同学交流自身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新课

  1.引出除法算式12÷3。

  出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同学列出除法算式:12÷3。

  2.研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假如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研讨计算方法。

  (2)交流。请同学说一说研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同学研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同学列出算式。

  (2)请同学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交流。请同学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交流想商的过程。

  根据同学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三、练习

  1.练习五的第1题。

  依据画面请同学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同学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2.练习五的第2题。

  (1)让同学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2)让同学独立填写除法算式。

  (3)交流。请同学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

  3.练习五的第3题。

  按题意组织送信游戏,说明要求: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

  请每个同学当选邮递员,并把“信”交给同学,让同学完成送信任务。

  完成后,看一看每个信箱中的信,检查是否都送对啦。

  最后,特别请同学观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同学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四、总结

  1.请同学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研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直观知道 5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及意义。

  2. 熟记 5的乘法口诀,并会在生活中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3. 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谜语中激起兴趣

  1.师说谜语:一棵树上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大人小孩全都有,能写会算全靠它。(生猜)

  2.引导 学生画手,根据学生画出的小手,引导学生5个5个地数数,5.10.15.20.25

  3.引课:如果我们每次列出乘法以后,都借助加法求和再求积,这样真是太麻烦了,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乘法口诀,那时被称作“九九歌”。所以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乘法口诀,学习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快速的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想学吗?(板书:乘法口诀)

  二、探究中学习新知

  1.探索编口诀的方法

  (1)师:为了今后计算的方便,我们把1x5=5和5x1=5这两个算式编成一句口诀,将两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提出来放在口诀的前面,较小的因数在前,把积写在后面,一个5还是5,我们就说“一五得五”。在这里,“一五”表示1个5,“得五“表示积是5.

  (2)师:像2x5=10和5x2=10这两个算式,都可以表示2个5,而他们的结果又都是10,所以编成的口诀就可以是“二五一十”。(随师读口诀)

  2.同桌创编其余三句口诀

  师:根据老师编口诀的方法,试编其余三句口诀,编好以后写你的本子上。

  3.交流汇报

  师:你们愿意把自己创编的口诀说给大家听吗?

  “三五”表示什么?“十五”表示什么?

  4.小结:今天我们创编的几句口诀,和数字几有关?(板书:5)

  5.发现规律

  请同学们读一读5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一下,有什么规律?

  生:5乘几结果个位不是0,就是5

  生: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6.记忆口诀

  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你能快速的记住它们吗?让它们成为你终身的朋友。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7.小游戏——师生对口令,男女生对口令

  三、游戏中消化新知

  1.玩转扑克

  要求:师左手拿5张5,右手拿1,2,3,4,5,找两名同学各抽取一张,合在一起说一句口诀。

  2.你能让降落伞安全降到草坪上嘛

  出示5个写有算式的降落伞和5个写有口诀的草坪,让生连线。

  3.生活中数学

  (1)说一说分针走每个大格是几分,运用那句口诀?

  (2)出示三个田字格填空,在每个田字格中有( )个小正方形和( )个大正方形,合起来每个图形中有( )个正方形,所以三个田字格中正方形的个数是( )x( )=( ),运用的口诀是( )。

  四、语境中思维升华

  (逛商场)星期天,王老师和李老师要一起去买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王老师说:我买 5个皮球,每个4元。李老师说:我买4个文具盒,每个5元。问:谁花的钱多一些?

  五、教师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5的乘法口诀,掌握了创编口诀的方法,希望你会运用今天的方法探索出更多的口诀。

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3篇)

  目的要求:

  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指名背诵)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生1:有3组学生做手工,每组4人,一共有12人?

  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4+4+4=12人

  生3:3×4=12人

  生4:4×3=12人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师:可以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样想?

  生1:平均每行8面。

  生2;平均每行7面。

  板书:56÷8=( ) 56÷7=( )

  师:讨论怎样计算才正确?

  生1:第一个算式对。

  师:第一个算式对理由呢?

  生1:因为挂成8行,所以每行7面。

  生2:第二个算式对,因为挂成7行,每行就挂8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6÷8=( ) 56÷7=( )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师:56÷7=( )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生1:七八五十六,商是7。

  生2:八七五十六,商是7。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

  生1:打扫卫生有同学有56人,其中男生有50人,女生有多少人?

  生2:同学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 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出发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师: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生1:4×7=28 28÷4=7 28÷7=4 口诀:四七二十八

  生2:7×4=28 28÷7=4 28÷4=7 口诀:七四二十八

  ......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

  第1~4题。

  四、总结

  五、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 7× 8=56

  56 ÷8=(7)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 ÷7=(8) 口诀:七八五十六

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4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

  2、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类推的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准确的记忆口诀、应用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指名2个组的学生顺次口算。)

  (1) 5×4 2×3 6×6 6×5

  2×5 5×6 5×5 6×2

  6×4 3×6 4×3 4×4

  (2)出示卡片“三六十八”提问:用这句口诀可以列出哪两个乘法算式?

  2、让学生独立完成P64页、准备题。(全体在书上填写)

  3、提问:1个7是多少? 2个7相加是多少? 3个7连加是多少? 4个7、5个7、6个7、7个7连加是多少?28里有几个 7? 35、42呢?

  二、新授

  1、揭示课题:7的乘法口诀。

  2、讲解例1。

  (1)讲解7×1=7

  问:这是什么图形?

  问:这条鱼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

  问:7个三角形拼成一条小鱼,也就是1个7。求1个7是多少该怎样列乘法算式?(板书:7×1=7)

  师指算式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分别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7、1、7各表示什么?

  根据这个算式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师:(板书:一七得七)。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一七得七的意思?

  (2)讲解7×2=14。

  让学生们看着屏幕上的2条小鱼,启发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条小鱼?是几个几?

  怎样列乘法算式?

  口诀怎样编?

  口诀的意思与乘法算式的意思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出:7×2=14 二七十四,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7的乘法口诀(ZHUAN)》。

  (3)学习7×3至7×7的算式、口诀。

  引导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纲):

  教师提示:

  在思考时,可以联系前边的准备题,也可以看小鱼的实物图,也可以自己推算。

  ①学生自学后订正提问:

  ②指名说填写结果。

  ③4个7是多少? 7、4、28分别表示什么?

  ④六七四十二这句口诀中的六、七、四十二分别表示什么?

  ⑤7×5=35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在算式7×7=49中,两个因数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4)掌握算式和口诀。

  ①自己记一遍算式和口诀。

  ②找一找,这7句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怎样可以准确迅速的记住口诀?

  ③说一说哪几句口诀难记?(学生说的同时,教师用色笔在口诀旁边画上“*”)

  ④同桌的两人互相说一说,考一考对方7的乘法口诀。

  ⑤完成P65页上面的做一做、2

  3、学习例 2. 7×4=28,4×7=□

  提问:算式的意思是什么?用哪句口诀想出结果?你是怎样想的?

  师小结:用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口答。(投影出示P651题)

  2、对口令。一人出题(口诀的前面一半),一人回答(口诀的积)。(师生互对、生生互对)

  3、完成P65页下面的做一做1、2

  4、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等)

  四、质疑问难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略)

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5篇)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老师问:“小朋友们,我们都学过7、8、9的乘法口诀了,是吗?”(是)<顺势板书>,那我们就来一起复习一下7、8、9的乘法口诀吧。

  (1)单人小火车开7的乘法口诀后齐背

  (2)双人小火车开8的乘法口诀后齐背

  (3)男女生合作开9的乘法口诀

  老师引入下一个环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顺势板书>

  (二)、创设情境导入

  老师介绍:“还有几天我们就要过自己的'节日了,什么节呢?”(六一儿童节)“是呀,在那一天,我们要进行六一节目的演出,同时还要把我们的教室布置一下,小朋友们,你们说一说,你打算怎么打扮咱们的教室呢?”(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相信咱们的教室通过你们这么一打扮,可就漂亮多了。

  (三)、探索新知

  1、出示主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师:看看这些小朋友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在做些什么?

  投影出示48页主情境图(小朋友们在做漂亮的五角星;小朋友在做彩旗、爱心球。)

  师:你还发现什么?

  (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第二组做了49颗五角星,分给7个小组;第三组带来27个爱心球,每9个摆一行。)

  根据学生的回答次序,黑板依次出示三组信息。

  2、提出数学问题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1、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每行挂多少面?

  2、:第二组做了49颗五角星,分给7个小组,每个小组得到多少颗五角星?

  3:第三组带来27个爱心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多少行?)

  根据学生的回答次序,板书有针对性的三个数学问题。

  3、解决问题

  ⑴师:你会解答这些问题吗?独立解决这三个问题。

  (学生做在练习纸上,解决问题)

  ⑵汇报

  ①解决“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每行挂多少面?”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算?你是怎么算的?

  师:如果要挂成7行,那么算式怎么列?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得出:一个乘法口诀可以计算2道除法算式。

  ②反馈练习:书49页的做一做

  黑板写出:7×48×29×6

  师:7×4(8×2、9×6)等于几?根据7×4=28(8×2=16、9×6=54)可以写出哪些除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的写出:28÷4=716÷2=854÷6=9

  28÷7=416÷8=254÷9=6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2个除法算式,体会乘除法的关系。

  ③解决“第二组做了49颗五角星,分给7个小组,每个小组得到多少颗五角星?”和“第三组带来27个爱心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多少行?”

  通过教师引导得出:

  要求每个小组得到多少颗五角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49÷7=7(颗)。计

  算方法一是因为七七四十九,方法二是因为7×7=49,所以49÷7=7。

  要求可以摆多少行,可以用除法来计算,27÷9=3(行)。计算方法一是因为三九二十七,方法二是因为3×9=27,所以27÷9=3。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会什么本领?

  (四)、巩固练习

  1、游戏:送小鸟回家

  2、游戏:爬梯摘桃子

  师:想不想去“爬梯摘桃子”?

  说明:正确计算出梯子上的算式,就能爬上梯子摘到树上的桃子。

  要求:同桌比赛,每人各选一个梯子,比一比谁先摘到桃子。(比2次,第二次互换梯子)

  学生在书上练习并汇报:谁来说说自己梯子上算式的得数?谁先摘到桃子?

  (五)拓展练习

  师:小朋友真能干!摘到了又大又甜的桃子!

  出示:一个大桃子

  师:想不想咬一口?先摘到桃子的小朋友来咬一口!

  师:没吃到桃子的小朋友,别伤心,下面还有机会呢!

  ⑴出示:智力大挑战

  桃子有51个,平均分给9只猴子,拿走几个就够了?

  师:你会解答吗?小组合作交流,比一比哪一组想的方法多?

  ⑵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给以点拨。

  ⑶汇报:谁来说说你想到的好方法?

  师:观察这几个答案,想一想,能不能不用想乘法口诀,就能想出答案了?

  引导学生从乘法口诀入手,思考每个答案之间的关系,算出多种答案。(6个、15个、24个、33个、42个)

  (六)发展评价,课外延伸

  自我评价:

  在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为什么?

  课外延伸:

  如果把刚才的题目改为“桃子有51个,平均分给9只猴子,再拿来几个就够了?”

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6篇)

  一、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用7、 8、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先通过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的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然后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教材先呈现“56÷8”的计算思路,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在主题图 “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计算,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乘法口决求商的计算技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CAI课件,口算卡片

  五、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引导相结合

  学法:自主探究法

  六、预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打气球:小朋友们,奥运福娃给我们送来了很多气球,你们看,五颜六色的气球多漂亮!不过,这些彩色气球背着卡片太重了,你们帮帮它们,让这些气球高飞吗?

  30÷6 18÷3 15÷3 25÷5 24÷6

  36÷6 12÷3 20÷5 18÷3 9÷3

  2、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十八 ( )七二十八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识做准备,让学生通过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提供一个学习的模板,为学习除法的求商做好铺垫,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情境激趣:

  1、奥运福娃想知道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是啊,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CAI课件出示教材48页主题图

  2、请你仔细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上你可以了解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3、小组相互说说,再指名汇报。

  ①第一小组的同学做了56面旗,要挂成8行。

  ②第二小组的同学做了49颗星,要分成7个小组。

  ③第三小组的同学带来27个彩球,每9个要摆成一行。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

  ①平均每行挂几面?

  ②平均每组分几颗?

  ③可以摆几行?

  5、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六一节环境布置,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例1画面。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可以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运用除法列出算式:56÷8=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计算56÷8呢?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教师指名说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平均每行挂7面。

  (教师板书:56÷8=7 七八五十六 )

  (2)变换上题中的条件:要是挂成7行呢?

  学生独立列算式计算,再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教师板书:56÷7=8 )

  (3)课件出示第48页的主题图

  怎样解决平均分几颗和可以摆几行的问题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完成。

  ①先独立思考,分别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

  ②再在小组中交流解答的过程,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③分小组在全班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分别板书:

  49÷7 = 7 27÷9 = 3

  (4)归纳小结

  除数是7、8、9的除法怎样计算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师生共同回顾7、8、9的乘法口诀。

  可以是师生同背,也可以开展口诀接龙的游戏。

  (5)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

  (四)巩固练习

  (1)动力火车(比赛,看哪组火车开得快?)

  奥运福娃带我们去做动力火车啦,他们邀请我们去美丽的森林了,看哪列火车开得最快?

  (2)小鸟找家

  火车带我们来到了环境优美的大森林,奥运娃娃说“你们看,鸟儿们在等着我们给他们安排新家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助这些小鸟吗?”

  先学生独立计算,再连线,然后汇报每一题计算时所使用到的口诀。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机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喜欢成功的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3)乘除法的联系(例1后的“做一做”)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计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4)猴子摘桃(练习十一第1题)。

  奥运娃娃说,又大又美的仙桃长得多好啊,我们来意个摘桃比赛吧!

  教师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开展比赛,一大组完成左边9题,另一大组完成右边9题,比一比哪一大组完成得又对又快。

  教师指两名学生说一说某道算式的计算方法,然后两大组交还左右两边的算式,再比一次。

  (5)小兔过河(练习十一第2题)。奥运娃娃请我们玩“小兔过河”的游戏。

  3只小兔子想过河采蘑菇,可是河上面没有桥,只有一张张的荷叶,荷叶上有很多除法算式,每只小兔只有自己身上的号码与河中每张荷叶上算式的商、河对岸蘑菇的号码一致时,小兔才能过河采蘑菇。你们能帮助小兔过河采到蘑菇吗?

  每小组中3人来帮小兔子过河采蘑菇,1人当评判员,进行游戏活动,看谁先采到河对岸的蘑菇。

  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游戏的情况,及时予以指导。完成得小组可交换角色重新游戏。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避免机械的练习,采取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练习中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

  (6)拓展题:动动你的小脑筋

  奥运娃娃遇到难题了,你能帮助他吗?

  4×□=36 6×□=42 63÷□=7 32÷□=8 48÷□=6 9×□=54

  设计意图: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五)全课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熟练了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你在哪些方面做得好?

  你在哪些方面还觉得有困难?

  在这堂课上你还可以向谁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协助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疏理讲课内容,突出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培养学生诚实做人的道德品质,并通过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学会反思,改进学习策略,明确下阶段学习方向。)

  七、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平均每行挂几面? 56÷8 = 7 56÷7 = 8

  口诀:(七)八五十六 口诀:七(八)五十六

  平均每组分几颗?49÷7 = 7 口诀:(七)七四十九

  可以摆几行? 27÷9 = 3 口诀:(三)就二十七

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7篇)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有重要作用。

  教材以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到每个拼图都用了7块板。由此引出用填表的方式呈现用7连加的结果。在学生初步知道连加结果的基础上按顺序呈现与7有关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把7的乘法口诀填完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学生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记住并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又是一个星期。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一个星期有几天?两个星期有几天?三个星期有几天?四个星期有几天?五个六个七个星期呢?(板书:7)

  如果我们熟练了7的乘法口诀相信小朋友们一定算得很快。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7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探究7的口诀

  (1)根据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猜测一下,7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7的乘法口诀又有什么特点?

  (2)请同学们试着用一组七巧板拼一个图案,然后再与同桌交流,也可在小组内交流。

  (3)请每小组挑选最满意、最美的图案,在投影仪上展示。

  (3)每位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

  (4)观察上面7个图案。

  图案个数

  1

  2

  3

  4

  5

  6

  7

  块数

  7

  (5)仔细观察统计表里的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6)四人一组探究,合作编制7的乘法口诀。

  乘法算式

  乘法口诀

  1×7=7

  7×1=7

  一七得七

  (7)齐读口诀。

  2、交流口诀

  (1)为了迅速计算乘法,我们编出了口诀。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你发现“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呢?(有7句,后一句的得数比前一句多7。)

  (2)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中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请你谈一谈。(师生互相交流)

  (3)其实口诀中的三七二十一这句话在生活中非常熟悉,请看屏幕,这是谁?他在干嘛呀?(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师:这句话中有几句口诀呢?(2句)我们来读一遍。师:对,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都得要把这几句口诀记住,你们说,我们需要七七四十九天吗?

  3、记忆“7的乘法口诀”。

  过渡:小朋友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就轻轻松松地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真了不起!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红红的苹果,想要吗?(出示课件)

  师:下面我们来玩个对口令的游戏。请做好准备。师生对口令。

  师:那同桌之间会不会对口令呢?两人面对面地对口令吧!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数星期的天数。

  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让我们再回头数一数。一个星期7天,二个星期?三个星期?……

  2、欣赏七言诗。

  师:同学们,七是一个很奇特的数字,古

  代有很多问题都与7有关,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七言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件播放)

  在这首诗一其有多少个字呀?你用了哪句口诀?

  3、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编儿歌吧!请看屏幕。这是谁?(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每个兄弟1个球,7个兄弟7个球;每个兄弟2个球,7个兄弟()个球;每个兄弟()个球,7个兄弟()个球……

  你会编吗?请你和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一起编一起说吧!

  4、解决问题

  (1)电子琴的白键一组有7个,5组一共有多少个?

  (2)一面国旗上有几颗星?7面国旗上一共有多少颗?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师:老师觉得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那你觉得自己进步了吗?为什么?

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8篇)

  教学内容:

  课本P88~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2、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3、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4、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展示,表扬大家认为的好的小组。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所学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及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在分析、比较中找出比较简明、方便的方法。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的观察发现,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特征,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能力。

  三、应用拓展: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

  (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已知两个因数求积;已知积求两个因数。)

  (2)想一想:89页3题完成后做题的方法。

  (3)、开放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四、课堂。

  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随堂练习。

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9篇)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编口诀、用口诀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1.感悟口诀编制方法,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学难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意义,应用乘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用七个三角形拼成的小船。

  2、师:猜猜这是什么?是用什么拼成的?

  A:拼成这样一只小船需要几个三角形?

  (师板书填表)师:你是怎样知道的除了数之外,你还会列式求吗?(7×1=7)它表示几个几?(1个7)(师板书)

  B:拼二只小船需要多少个三角形呢?(14个)

  你是怎样想的?

  (1)7+7=14师:哦,是几个7相加?(板书:2个7相加)

  (2)7×2=14(板书:7×2=)

  (3)二七十四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师:根据这张表格,你能把这些算式填写完整,并编出口诀吗?请在书上试着填一填,完成后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1、学生汇报,教师出示板书。(几个几相加翻算式卡片口诀)

  2、针对学生错误的口诀教师提问:师:你们有什么想法?

  (1)针对二七一十四这样的错误,但二七十四表达更简便。

  (2)针对三七二一,六七四二这样的错误,师:为了准确表达得数,我们一般说三七二十一,六七四十二。

  3、集体诵读口诀。现在我们一起大声地把7的乘法口诀读一遍。

  三、记忆口诀

  1.我们再来读一读。学生齐读口诀。

  师:你最喜欢哪句口诀?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师:你觉得哪一句最难记?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师及时引导学生根据上下口诀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有效的记忆。

  师:6个7比5个7多几?比7个7少几?

  2.游戏:比比谁记得快?

  ①有序的默记师把口诀翻过来,只有前半部分。请学生有序地默记。

  ②有序的诵读记忆

  ③利用口诀间联系记忆

  师:如果忘记了六七这句口诀,你有什么好办法?

  ④玩对口令帮助记忆(师生,生生对口令)

  小结:今天学习了7句7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7,后半句都表示得数,每相邻两句口诀之间都相差7。

  四、巩固口诀,合理运用

  1.想一想

  (1根据口诀,你还能说出什么乘法算式?师同时出示板书。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

  (其他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而根据七七四十九只能写了一道乘法算式)

  (2)根据口诀你会计算这些乘法算式吗?

  (生填写,全班核对,师翻算式卡片)

  (3)利用板书开展游戏:找朋友(找口诀与对应的算式)

  师把算式打乱,请学生根据口诀,找到算式。

  一生上台摆,其他生同桌两人说一说。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也可以根据乘法口诀想到乘法算式。乘法口诀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进行乘法计算。

  2、想想做做

  (1)第1题

  师:下面这题你会用口诀来解决吗?

  A:师出示第1小组第1小题:7×3+7=

  问: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7×3=21,再加7等于28

  (师表扬)你是怎么想的?

  用这句口诀你还能算什么算式?(7×4,4×7,7×5-7)

  B:师出示第二组题目,师:想想这三题可以用哪句口诀?

  师出示第三组题目,师:第三组呢?

  师:请在习题纸上算一算,填一填。

  (生填,全班核对,并说用了哪句口诀)

  鼓励自己。

  五、解决问题

  六、课堂总结。

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10篇)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理解每一句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8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1.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8的乘法口诀,初步培养孩子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1.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体验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能通过合作、交流编制乘法口诀,且能利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独立写出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复习导入

  背诵7的乘法口诀。

  计算乘法式题。

  3×4=12 6×7=42 4×2=8 2×6=12 1×7=7 7×7=49

  (二)引出新课

  师:1~7的乘法口诀同学们学得真好,今天我们将学习8的乘法口诀,相信同学们也能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这些口诀进行计算。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11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独立写出8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例1图片,乘法口诀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

  1.背诵1-7的乘法口诀.

  2.说出得数,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出示准备题.

  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引导学生明确;第一格表示1个8,第二格表示2个8……,第八格表示8个8.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子

  1.【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1)学习第一句口诀:一八得八.

  出示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讨论,它表示几个8,求1个8怎样列式,怎样编一句8的乘法口诀.

  使学生明确:表示1个8,列式 口诀:一八得八

  学生读口诀,说出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2)启发学生学习第二句口诀

  出示2个正方体,使学生明确所乘的数比第一个算式多1,表示2个8,列式 ,口诀二八十六,并填书.

  (3)分组讨论,学习第3~8句乘法口诀,并填书.

  ①分组讨论,探究8的乘法口诀.

  ②填书.

  2.反馈练习.

  (1)读→背诵8的乘法口诀.

  (2)做一做 1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3)做一做 2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三、随堂练习

  1.做一做3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2.练习二十二 2题

  (1)6个8相加是多少? (2)8乘4是多少?

  分组练习,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 4题

  8×3 4×8 8×6 7×8

  5×8 8×2 3×8 8×8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准备题: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1个8 2个8 3个8 4个8 5个8 6个8 7个8 8个8

  探究活动

  数台阶

  假如你家住的是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阶,每阶楼梯都是8级.你家住八楼,那么你从一楼到八楼一共要上多少级台阶?

  活动一、说一说,算一算.

  1.分组讨论: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吗?如果可以,又有几种方法?

  2.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及计算结果.

  3.全班评选出最佳计算方法.

  活动二、走一走,数一数.

  学生在课后找一座高层楼房(要求与题中一致),从一楼走到八楼.数一数一共要上多少级台阶,看是否与活动一中的计算结果相符.

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12篇)

  教学目标:

  1、能够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并制作成乘法口诀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重点难点:

  能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你还能说出哪些呢?

  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对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

  (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请你心里默背乘法口诀,填写乘法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们在填写的时候想的是哪些口诀,能够写下来吗?

  探究二

  师:空格里还缺哪些口诀,请你把他补完整。

  生:二四得八

  四五二十

  五七三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三八二十四

  五九四十五

  师:你是怎样补出来的?

  生回答:根据上下左右推算出来的。

  师: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

  生回答

  口诀排列的有规律。

  很多口诀都重复了。

  小结:红色标出的正好分割出了上下重复的两组乘法口诀。

  探究三

  师:很多口诀都是重复出现的,那我们能不能整理一下,使口诀表变得简单些呢?

  生:表格从斜线开始,成对称,所以可以省略一半。

  师:在这张表中藏着很多小秘密,你们能不能把小秘密都找到呢?

  小组讨论。

  生回答。

  小结:九九乘法口诀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师:请你说说你用的哪一句口诀。

  生回答。

  练习二

  师:请你把口诀补完整。

  生:三七二十一

  师:请你说说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生:3×7=21 7×3=21

  生:五九四十五

  5×9=45 9×5=45

  生:六八四十八

  6×8=48 8×6=48

  练习三

  师:请你说说你的思路。

  生回答。

  师:当遇到除法算式,要怎样思考呢?

  生回答。

  小结:做除法算式填空时,要用乘法口诀来思考。

  练习四

  师:根据老师说出的口诀的前半句,把口诀说完整

  生抢答。

  师:请你和同桌玩一玩。

  生交流。

  练习五

  师:哪一组来开小火车?

  生回答。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通过找规律,我们能更容易地记住乘法口诀表。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熟记乘法口诀表

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13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讨论归纳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3.情感与交流: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难点:解决简单或稍难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复习旧知:

  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白花盛开.白鸟争鸣……小朋友们,你们想在这美丽的季节中去春游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次特殊的春游。”

  师:“如果你们能做对我手中的计算题,就能买到票坐上去春游的汽车票。(2~6的除法算式)

  完成后选两个算式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二)情境深入,掌握新知:

  1.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出示:我们班有28位小朋友,如果分成7组。——————

  师:“你会根据这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先想一想,再与你的同桌交流。”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交流。

  反馈,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2.用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师:“很快我们就来到了目的地,这儿风光秀丽,真是个旅游圣地。”

  师:“在我们欣赏美丽的景色时过来两位种树的叔叔,听说我们的小朋友很聪明,就要考考大家。”

  出示:1.李叔叔要种56棵树,他用8小时种完了——---

  3.王叔叔要种54棵,他每小时种9棵-------

  师:“对于这些数学问题,你能提出问题并解决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反馈,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3.小结揭题

  师:这些除法算式用什么口诀计算的?

  生:用7.8.9的乘法口诀

  师:我们今天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来求商,解决问题。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49页“做一做

  师:累了,我们休息会吃点面包吧。

  出示:(把49页的算式放在面包图里)

  生:(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反馈,小结

  2.快速口答

  师:很快我们要结束这次的旅游,在学校的路上,我们做个快速口答的游戏吧。

  (50页的第一题)

  (四)扩散思维,拓展练习

  师:你能写出全部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吗?8的呢?9的呢?

  (选其中的一样,小组内完成)

  反馈,奖励

  (五)小结反思

  师:我们学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知道在求除法算式时,用乘法口诀来计算,并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你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14篇)

  教学内容

  (课本第79页,第82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

  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船的只数12345

  人数5

  二、作探究

  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口诀。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

  2、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个5是5 5×1=5 一五得五

  2个5想加 5×2=10 xx二十五

  3个5想加 3×5=15 三五十五

  4个5想加 4×5=20 四五二十

  5个5想加 5×5=25 xx二十五

  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

  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

  三、形成应用

  1、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

  3、师生对口令

  4、游戏:翻一个数码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

  5、课本第80页。

  四、知识拓展

  小兔子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秘密?

  5× = 2 0 5× = 2 5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秘密:积的个数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五:总结评价

  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

  课堂作业。

  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