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作文400字(第1篇)
五月中旬,正直晴天艳日,与下午至颐和园。
作为国家四大名园之一,颐和园有着壮丽的艺术风采和恢宏的建筑风格,无论设计布局还是长廊宫殿,都凝聚着古国高超的艺术和劳动者的智慧汗水。
也许颐和园的历史不算久,但它所蕴含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等具有绝对的价值,同样它承载的历史沧桑与使命是无可比拟的。
颐和建于前清乾隆年间,本为乾坤孝敬母亲而建,占地二百九十公顷,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仿杭州西湖而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而它的出生注定了是多灾多难的。当落后的农业社会与欧洲工业社会第一次碰撞,结局毋庸置疑,清政府惨败而落荒而逃,侵略者长驱直入北京城。而颐和园咸丰十年为英法联络洗劫破坏,光绪十四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与它相邻的圆明园遭到同样的命运。
颐和园的辉煌依稀可见皇家的奢华和歌舞升平,当年的女王慈禧太后在这里办公听政,皇室远离战火,躲避在这里不知明日几何。
颐和园它是国耻的见证、是一把尖刀,试试刺痛国人奋发图强。
站在十九孔桥之上,吹着昆明湖上的凉风,远眺山巅一座座富丽堂皇的阁楼宫殿、乘着小舟泛游在湖上,看着无数的石林,高山、树木长廊,心也会沉醉于美景之中,看着长廊千万福艳丽的绘画,惊恐于这高深的艺术。穿梭于长廊仿佛游走在艺术的殿堂。游走在一座座宫殿惊讶于里面的辉煌大气和无数珍宝。无法想象西方列强看到这艺术的震惊和占为己有的野心,无法掠夺的甚至疯狂的烧毁掉了。
国人之殇、名族之痛,怎敢相忘。
现在颐和园做为国家5A景点区有着巨大价值,当清风明月抚摸着山涧松涛,一湖清水包容着欢喜悲伤,它静如禅师、动必将惊涛骇浪!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2篇)
颐和园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原是清朝皇帝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下旨重建,改称颐和园,作为夏季避暑游玩的地方。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入园后,我们首先来乐寿堂。乐寿堂前有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一只脚踏绣球,是雄狮;另一只亲切地爱抚着一只小狮子,是雌狮。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天和太平”。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似一块硕大的明镜,更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知春亭就位于昆明湖东岸边,亭畔遍植杨柳,湖内遍布红荷,春来景色极美。据说,“知春”二字源于宋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更为巧妙的是,亭堤的形状酷似一只鸭子,令人不得不叹服古代能工巧匠的慧思。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面向昆明湖,如彩带般把各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它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廊上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有山水,有花鸟,还有人物典故等。据传慈禧每年都有一大半的时间在这里“颐养天年”。长廊内彩绘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她闲时常听的故事。那一天,我和哥哥漫步长廊,听导游对着一幅幅精美的彩绘,讲解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有三顾茅庐、张飞战马超、张良奇遇……果真是游玩的好去处!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3篇)
今天,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占地290余公顷,主要由昆明湖与万寿山两部分组成。颐和园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嬉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后改名颐和园。19XX年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XX再次修复。19XX年正式辟为公园。19XX年被评为“世界上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9XX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能来到颐和园,感到很荣幸。
我们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经过仁寿殿,来到昆明湖边。一见到昆明湖我就想起苏轼的诗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边的昆明湖晶莹剔透,湖水微微泛起涟漪,湖中借杭州西湖长堤,仿东海神山仙岛。那边的万寿山满山古柏苍松,掩映着雄伟的宫殿、秀丽的楼阁。啊!人间仙境!这里让我流连忘返。
看完昆明湖,我闪来到了玉澜堂,是慈嬉太后囚禁光绪皇帝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乐寿堂――慈嬉太后住的地方。乐寿堂的匾上有一个电灯泡,据说是中国最先用电灯的地方。出了乐寿堂,来到了著名的长廊。长廊全长728米,用柱子分成273间。每一间的顶上都雕有画,上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山下是排云殿,半山腰有佛香阁,山顶还有智慧海。这些建筑的顶都有是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最后,我们从北如意门出了颐和园,结束了游览。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4篇)
我们小记者进京采访团在北京的第一天就是去游览颐和园。我们早就听说颐和园的景色十分美,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大饱眼福了,大家都很兴奋。
我们步行没多久,一座气势磅礴的宫殿出现在我们眼前,它就是颐和园的大门。进入园内,一个青铜铸成的形状像鹿的大动物展现在我们眼前,它威武地站在那儿,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大门。原来这个动物就是麒麟。传说它守卫着这个大门,只要有坏人从这个门里走进来,就会被麒麟一脚踢出门外。
离开了大门,我们来到知春亭,来欣赏眼前这美丽的画卷。“知春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每年春天,知春亭旁的柳树是最先抽出嫩芽,人们一看见这柳树上已经抽出了如绿宝石般碧绿无瑕的小嫩芽,就知道春天已经到了。站在知春亭旁欣赏美景,是最好不过了。只见昆明湖上波光粼粼,湖水十分碧绿,如同一块光滑、柔软的绿纱巾。它从天空慢慢地飘落下来,就变成了这美丽的昆明湖。湖面上,许多美丽的画航在慢慢地行驶着,给这美丽的湖水增添了不少诗意。远处的万寿山和十七孔桥隐约地闪现在眼前,透着古色古香的气息。再加上天边的那几朵棉花团般的白云和一座座青山,实在太美了。我睁大眼睛不停地瞧着这人间仙境里的每一处美景,生怕落下一处。我还要把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
接下来我们游览的是长廊。提起长廊,可能大家都会惊叹,因为称它是一个奇迹一点也不夸张。在那七八百米的长廊里,竟有近万幅画,而且这些山水、花草、故事、人物等图案色彩艳丽、图案精致,栩栩如生,人们漫步在长廊里,如同到了一个画的世界,尽情的欣赏,忘记了一切。
时间仿佛飞跑一般。没有多久就到5点了,我们只有依依不舍地离开颐和园,不时还回头望望……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5篇)
今天我和我同学去颐和园玩,我们导了两趟地铁,走了差不多一公里的路,才到颐和园。
走进颐和园,门口人山人海,随处可见一个个导游在向游客们讲解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颐和园的路真多呀,这里一个分叉,那里一个分叉,我们绕了好久,绕到了昆明湖,我们坐了脚踏船,我们在湖上一路狂奔,超过了许多船只,冲到了十七孔桥桥洞里面,接着又穿过了十七孔桥,我们在划回来的路上,一艘快艇正好快速从我们身边飞速驶过,浪花差点把我们的船掀翻了,真惊险。这时我们赶紧把船往岸边划,不过还是没有逃出霉运,一艘大船又一次从我们身边驶过,我们的船又一次颠簸了起来,我们在脚踏船上玩得真开心,还收获了许多张照片,接着我们在长廊里吃午餐,休息了好一会儿,我们就开始爬山了,我拿着一个登山棒冲在最前面,知了一直在我们的身边不停地叫着,“好热呀,好热呀!时不时有几只蚂蚱从我们身边跳过,有几只麻雀从我们的头顶掠过,不知走了多久,我们到了一个亭子边,我们买了几根冰棍在亭子里乘凉,又过了一会儿,我们才接着开始爬山,我们走了好多段不规则的石块楼梯,终于到了佛香阁的边上,我们没有进佛香阁,一直往前走,来到了一处近似寺庙的地方,我们走进去逛了逛,里面有许多座五颜六色的佛像,有些只有我们半个身子那么高,有些佛像差不多能伸到庙顶上,我们往边上走,尽头有一处卖纪念品的地方,柜头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生肖,我仔细一看,标价上都是二三百的数字,我只能放弃了买个生肖做纪念品的主意。我们往上看看,找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一副珍藏扑克,花了二十元,我们走了出去,发现许多人都围在了一个桌子边,我凑过去一看,原来是有一个人正在用名字作画,我们每个小孩都花钱画了一张,他边画还边说,用五行和生晨八字对应名字作画(这部分内容我一个字都听不懂),他还说用名字作画的人很多,但是他是唯一一个上过春晚的人,画完以后我们就开始下山了,由于下山的岔路太多了,差点走错了路,不过最后还是成功地下了山。接着我们就回家了。
颐和园可真好玩呀!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6篇)
北京的颐和园特别美丽,是个旅游的好景点。
颐和园是清朝皇家的一个私家花园,一进门会看见一座桥,桥下面一条河和一条街,叫做苏州街。过了桥往前走就可以看见四大部洲,分别为:南瞻部洲、北俱卢洲、东胜神州、西牛贺洲,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后来被修建好了。接着爬过一座小山又有一条古桥,过了桥就到了一条非常安静的小路,叫西堤,西堤的两边各有一个很宽阔的湖,一个叫昆明湖,一个叫西湖。西湖里开了许多漂亮的荷花,有红、粉红、白等多种颜色,昆明湖里有许多船游玩,湖水清澈见底,像一面又宽又大的镜子。湖边上有许多柳树,柳枝很长很细,像姑娘的长辫子一样。在小路右手边开了许多的紫薇花,漂亮极了。湖上有一座桥,叫十七孔桥,为什么叫十七孔桥呢?是因为它的底下有十七个桥孔。在拱桥的旁边有一座亭,叫廊如亭,造型精致,古老的连颜色都快没有了。湖边有一座山叫万寿山,山上有好多很有名的建筑,其中有一个叫佛香阁,山下面有一条长廊,有700米长,有很多画。湖的旁边有一座麒麟的铜像,它的形状奇异,龙头、狮尾、牛蹄、鹿角、遍体鳞甲。
这只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和做工精致的建筑没有看到和记住。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7篇)
暑假里,妈妈带着我和哥哥去北京玩,北京的景点可多了,我故宫、天安门、万里长城……但是在握的脑海中,让我觉得最美的、最好玩的却是举世闻名的颐和园。
我们一进入颐和园就被这美丽的风景所吸引住了:红的墙、黄的顶‘清澈见底的昆明湖,高大雄伟的万寿山……我们坐在知春亭里,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哥哥告诉我:颐和园是雍正送给他母亲60岁的生日礼物。放眼望去远处的十七孔桥更是雄伟,就像一条白龙横跨在昆明湖的湖面上。十七孔桥的旁边就是世界闻名的长廊了,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共有728节,每一节的墙壁上都有几十幅画,没有那两幅画是一样的。走完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山上的树葱葱茏茏,就像给万寿山披上了一件绿色的衬衫。
颐和园真美呀,我喜欢颐和园!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8篇)
国庆节,学校放假七天。我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去了美丽的颐和园。来颐和园的人可真多。
我们进了颐和园的大们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273间。每间的横槛上画着五彩的画。画着人物风景花草。几千幅画没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种又开了。微风从东边的昆明湖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脚宝塔型建筑物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那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上万寿山,从佛香阁前往下看,颐和园的大半景色收在我的眼底,葱绿的树林,掩映着黄色琉璃瓦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轻轻的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远处有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颐和园真美啊,请你以后去玩吧。一定会流连忘返的!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9篇)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北京之旅,其中必游不可的就是颐和园,这是古代皇帝的私人园林。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角,是“三山五园”之首。初名为清漪园,后被八国联军所焚,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建,改名颐和园。我们从颐和园的北门进入,面前就是颐和园内唯一的一处藏传佛教寺庙——四大部洲。四大部洲仿照佛教的宇宙观而建,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藏式的小亭子,分别是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中间是一座殿宇,称之为“须弥灵境”,与“智慧海”、“众香界”遥相呼应,精美无比。
在“众香界”之后,就是颐和园的主要建筑——佛香阁,也是慈禧六十大辰庆寿之地。我们沿着台阶拾阶而上,终于登上了佛香阁。佛香阁为三层楼阁,顶层攒尖。红色的窗,黄色的瓦,颇为华丽。正门上方书写“云外天香”匾额,殿内供奉着一尊千手观音像,为明万历年所造。观音面相有三面四层,共十二面,脚踩由999片花瓣所组成的九层莲台,慈眉善目,法相庄严。站在高处眺望四周,颐和园的昆明湖一览无余,游船、画舫从湖面划过,泛起阵阵涟漪;湖边茂盛的树林里殿宇、楼阁坐落其中;远处水天相连,山色空蒙,别有一番情趣。
我们还游览了十七孔桥、铜牛、长廊、石舫等名胜古迹,真是美不胜收。颐和园原先只供皇帝享乐的地方,如今我们平民百姓也可以在园中游玩。这是因为中国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新中国。我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长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一份力。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10篇)
颐和园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旅游景点,有山、水和亭台楼阁。
我一进颐和园,就看到一座很有园林特色的拱桥,是白玉汉石做成的。石拱桥的护栏上雕刻了许多龙,柱子上雕刻了不同形状的威武小石狮子。穿过石拱桥后,你可以看到昆明湖。
昆明湖的水真的很安静!安静如镜。这个湖多绿啊!绿色如无瑕的祖母绿。湖水多清澈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鱼在水里溅起水花。
然后我就来到了长廊,大概700米长!有一万多幅画。而且每一幅画都毫无共同之处,让我眼花缭乱。
终于来到老佛爷住过的地方。门口有一块石头,因为打败了很多人的家,所以叫败石,但是先改成了青之府。
当我走出颐和园的时候,我忘不了回去。今天感觉很开心。颐和园真是一个山、水、亭的旅游胜地。我希望每个人都去参观颐和园。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11篇)
今天我们去游览北京著名的景点——颐和园。相传颐和园是清朝的皇家后花园,只有皇家贵族才有资格进去游玩呢。哈哈,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充当一次贵族了。
颐和园风光秀丽,四分之三都是水,可想而知我们是坐龙船进去的。通往园内的这条水道慈禧太后曾经游过38次,所以又取名为“慈禧水道”。下了龙船,映入眼前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太阳光照射下,湖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水波粼粼。水道一边是一座连一座的小岛,一边是随风舞动的杨柳树,不知道有多美呢!
经过十七孔桥,到了湖的对面,我们就到了“长廊”。真是名不虚传啊,一眼望不到尽头,整条长廊雕刻着风景、图画。导游说“这条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它又长又瘦,寓意“长寿”。
我们还参观了慈禧太后的寝宫,很奢侈。我还发现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电话机....如果慈禧太后在的话,不知道她会不会喜欢现在的生活呢?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12篇)
我曾经游览过繁花似锦的圆明园,看见过红叶似火的香山,欣赏过巧夺天工的天坛,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百看不厌的颐和园。
进入新建宫门,走了一会儿,便看见一座铜牛,它栩栩如生,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耀。它好似颐和园里的“镇园之宝”在守护着颐和园里的每一座古迹,每一棵树木,每一株花草,简直是巧夺天工!
铜牛的附近是十七孔桥,它把昆明湖两岸连接起来,像一条柔美的玉带,美丽非凡。
站在桥上,俯瞰昆明湖。昆明湖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照着世间万物;又绿如翡翠,像是被染了一样;有时千姿百态;有时却悄声无息。
沿着昆明湖岸边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长廊。这长廊如丝线一样缠绕着万寿山。走进长廊,抬头一看,见顶上有许许多多精美绝伦的画,画的是古典名著上的故事,活灵活现,让人流连忘返。
最后,我来到了苏州街。它的两岸被绿带似的小河分开,两岸的道路狭窄,仅容得下一两个人。街上有着各式各样的铺子,使人想起了“鱼米之乡”那别具一格的特色。
颐和园的景物数不胜数,各具特色,使人如痴如醉。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13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可可旅行社的导游——周可儿。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参观颐和园的美景。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在290万平方米,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大部分组成,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御苑。素以人工建筑和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著称,被中外誉为东方古典皇家园林博物馆。
大家请随我来,首先看到的是仁寿殿,接着就去玉澜堂和德和园。大家请看,我现在指的地方就是有名的长廊,它可不是一般的长廊,它是东西走向,全长有700多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它会被称为“世界第一廊”。我们走完长廊,就来到了闻名遐迩的万寿山脚下。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闪闪发光。那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登上万寿山,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从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无比壮观。葱葱郁郁的树林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从万寿山上往下看,那碧波荡漾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昆明湖上有一座桥,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它有17个孔,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柱子,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在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开始浏览吧!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14篇)
去过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有四气,故宫的大气,长城的霸气,颐和园的秀气和恭王府的福气。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颐和园的秀气。颐和园是皇家的后花园,也是皇太后礼佛的地方。
我们开始坐着大龙船,顺着大运河逆流而上,才能到达颐和园门口。因为在清朝时期,皇太后每年到颐和园礼佛,都是坐大龙船顺着大运河来到颐和园的,所以现在导游才会让游客们亲自体验一下当年皇太后的风采。当船来到湖中央的时候,远远就能看到山中央的八角楼,也就是佛香阁。从船的右边远远望去,看到了长长的17孔桥。我亲自数了一下,果然是17个孔。它就像一条长长的白龙卧在水面上。
上岸以后在岸边我看到一条大石船。这条大石船是当时的皇帝下令建造的,因为大石船不怕风浪,所以它的寓意是江山永固的意思。进入颐和园以后看到的是长廊。长廊是一绿色为主,屋檐的下面每两根柱子之间都有两幅画。有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还有一些著名的故事话。每一福画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且每一幅画都不一样。顺着长廊往前走我们来到了听鹂馆,听鹂馆是皇上看戏的地方。我皇上坐在二楼,面朝湖面而坐,正下方是戏台,这样皇帝可以一边看戏,一边欣赏湖上的风景。参观完了所有的建筑,我们最后来到了荷花池。湖面一片绿色,有几多粉色的荷花镶嵌在湖面上。一片片大大的荷叶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矗立在水面上。一朵朵干净洁白的荷花在风中摇摆着,说的是就像在跟我们打招呼。看到荷花,让我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我是似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所以我们要学习荷花的这种精神。
出了颐和园,我感叹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贝是无价之宝,那你也感叹颐和园的秀气无与伦比。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15篇)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了颐和园。我们从西门一进去,就看见了一大片湖水,天很热,没有一丝风,湖面泛着白光很平,犹如一面镜子。
在湖内侧沿着湖的边缘有一片芦苇,翠绿的芦苇丛中钻出几朵粉红色的荷花来,根根芦苇就像一个个威风凛凛的绿卫士在保护着这些娇艳的荷花。紧挨在芦苇丛的旁边,有一片盛开的荷花。花朵有深粉色的像少女的裙子,有浅粉色的,还有的白中透着黄。有的荷花已经完全开放了,有的开了一半,有的还是花骨朵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不肯露出脸来。
一片一片的荷叶有大有小,像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盘子,托着那些漂亮的荷花,荷叶下面有几条小鱼来乘凉。嘿!你看,那不远处飞来了一只雪白的鸟,它落在了荷叶上,这只鸟仿佛也是朵漂亮的荷花了。低头一看,有三只野鸭子在水中嬉戏。有两只大的,一只小的,我想它们是一家人吧,小鸭子很调皮,它趁爸爸妈妈不注意时偷偷钻进了水里,不一会,又从不远处探出了小脑袋。一不留神,又没影了,像在跟爸爸妈妈玩捉迷藏,害的爸妈到处找。
透过西堤这条弯曲的小路,可以看见另一片湖水,有几条游船穿梭在湖面上,还有一些小的游船,漂浮在湖面上。再往远看,隐约看见十七拱桥。最远处是万寿山,茂密的树丛中耸立着一座塔一样的房子,叫佛香阁。
我们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着这片美丽的景色,一阵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微波一闪一闪的。如此的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使人流连忘返。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16篇)
7月25日已是初伏之天。热浪滚滚、娇阳似火,颐和园里的昆明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碧绿碧绿的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水草清晰可见,随着水波摆来摆去,小鱼在水草之间游来游去。硕大的湖泊周围长满高大粗壮的白杨树和留着长发的垂柳。微风吹来白杨树哗哗地拍手,柳树摆弄着它的舞姿。他们欢迎四方的游客。
湖的东面是万寿山,山顶上有个佛香阁,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山下依山旁水有许多亭子阁楼等古式建筑。最美的还是十里长廊。山对面的十七孔桥联着湖心岛,别有风味。
岸边的游人你来我往,熙熙攘攘。湖面上各式各样的船泊划来划去。在水面上行驶的龙舟像一条大龙驮着一个活动的房子。人力小船像一个蜗牛在水上慢条斯理爬行/。小机动船也快不到哪里去。只有快艇在水面上穿梭。厉行安全检查
我从湖心岛乘龙舟穿湖而过到对面的石舫。从这上岸,经过一段长廊。到万寿山脚下。然后经过一座座宫殿,山坡长廊,爬到佛香阁。在这里我登高望远,整个昆明湖,湖边的景物,湖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尽收眼底。这个湖也就这么大!
真是∶“不知湖大小,只缘身在此湖边。登高望远才知此湖真面目。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17篇)
穿过一道拱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波光粼粼的湖水,湖上绿荫荫的荷花,为湖增添了几分绿意。
这便是我颐和园之行的开始。早就听说颐和园“虽是人造,宛如天成”,那里面有绿意盎然的昆明湖,有从头望不见尾的长廊,有绿树成荫的万寿山和巨大而美丽的清晏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终于有机会来到这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望着万寿山,我加快了脚步。
脚踏用鹅卵石嵌的石梯,心中已有了一种君王休闲的感觉,耳边隐隐传来山上游人的说笑声,脚下的步子更快了。但到山顶还有一段距离,好在山上树木葱笼茂盛,清香扑鼻;沿路怪石嶙峋,花草参差,让人不知觉的就已爬上了山顶。登高远眺,可感受到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百舸争流”“千帆竟发”之势。正在陶醉之时,指导员一声令下,“下一个目标——昆明湖。”
来到湖旁,手扶栏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一股清凉在身体中游荡开来,令人觉得暑气顿消,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点点,两岸的柳树更给这湖水增添了一片朦胧之意,真是人间仙境呀。慢慢走到长廊,我更惊叹于建筑师的妙手和画师的如椽巨笔。“别致”、“幽雅”、“古色古香”……不,这些词怎么能形容出它独具匠心的美。每个天花板上都绘上了各种图画,而且一条长廊下去无数个壁画绝不重复,各有各的内容。在这里,你完全被设计者和匠师们带进了不同的世界里:在历史的长河里遨游、在童话的世界里徜徉……如果不是同伴的呼喊,我不知什么时候才回到现实。
天渐渐暗了下来,颐和园之游也慢慢接近了尾声,但颐和园独有的那种灵性,那种飘逸,那种超凡脱俗、令人心醉神迷的美丽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它会随着我的长大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18篇)
北京有很多很多值得旅游的景点,什么,颐和园啦,故宫啦,长城啦,等等等等,在北京的其中一天,我和妈妈就去了颐和园。
在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很大吧!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你知道吗?颐和园可是皇家园林哟!最初,皇家园林只是帝后宫妃们的消闲避暑之处,政务、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内。清雍正帝继位后,园林开始有了离宫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里,政务、读书、游乐等都一并处理。园林成了政治的心脏。之所以能成名还值得一去。
颐和园还有个传说,是讲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并在湖(河)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好对着织女图,这样一来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
颐和园这么大,又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有传说,以前又有那么多的名人在这住过,也包括皇帝,那么,里面有什么呢?有昆明湖、还有长廊,说到长廊,告诉你们吧!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走廊,走到长廊的一半,就能看到一个划船的地方,我们跟着旅游团坐了船,在船上的感觉就像是在很高的山上,风呼呼的吹着感觉风景从眼前一掠而过,我真是没看够啊!
什么时间还有空来北京,一定要再去一回颐和园。
颐和园作文400字(第19篇)
来北京游玩,少不了游览名胜古迹,我将要游览的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颐和园。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古色古香。这条长廊有728米长,共有273间画廊。每一间画廊的顶上有能工巧匠创作的精美绝伦的画,上面画着人物、花鸟、树石、山水。你们知道吗?这里几千副画没有哪两副相同,不可思议吧。
穿过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向上看,那个耸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便是佛香阁。来到佛香阁,你会看到一尊巨大的千手观音,给人一种庄严的气势。这巍峨雄壮的建筑是多少工匠的杰作。
在万寿山山顶,是欣赏颐和园全景的最好地方,远远望去是烟波浩渺的昆明湖,昆明湖约占全园的四分之三,湖水清莹碧透,借杭州西湖长堤,镶东海神山仙岛。湖山印辉,景色天成,恍如人间仙境。湖中心有个小岛,通过那个长石桥就可以去小岛玩,那石桥是颐和园著名景点,十七孔桥。十七孔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长180米,长虹卧波,蔚为壮观。来到十七孔桥上,仔细看就会发现桥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小狮子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夕阳西沉时,我站在十七孔桥上,金光洒在湖面上,不时有水鸟掠过昆明湖,不禁想到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们划着小船,在微波粼粼的昆明湖上,远远望去,看见了一个精美的石船,它叫清晏舫,又称石舫,船身用巨石雕造而成,通长36米,有上下两层舱房。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喻于清王朝坚如磐石,水不能覆。古人的想象真丰富,竟用石船比喻坚不可摧。
颐和园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也成为人类文明的灿烂瑰宝,这次游览,让我有种自豪感,我们的民族,真的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