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廉洁家庭事迹材料1500字(第1篇)

  小李同志系xx市司法局川口司法所所长,爱人小李同志系xx市电业局职工,女儿常潇艺是一名在校中学生。该同志家庭在开展“廉洁家庭”创建活动中,爱国守法,模范遵守廉洁家庭行为公约,廉洁奉公,家庭成员有较强的廉洁意识、法律意识及自警意识,崇尚廉洁、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邻里,热心公益,积极为受困有难群众捐资献物,在单位中有较高的群众威信;崇尚科学,努力学习,爱岗敬业,家庭学习氛围浓厚,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带头移风易俗,凡事节俭,家风良好,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单位职工及家属学习的榜样。

  一、互敬互爱,美丽源泉。

  互敬互爱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家庭美丽幸福的源泉。小李一家全家和睦,其乐融融。小李夫妇相敬如宾,家庭和和睦睦,从不争吵,过着互敬互爱的生活。小李和妻子婚后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虽然会遇到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像催化剂使这个的平凡的小家庭变得美丽。

  二、热心公益,同情弱者。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如果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种大爱。小李一家一直乐于关心帮助邻里朋友和同事,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们一定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帮助,时刻保持谦和和热心。

  除了关心邻里朋友,小李一家还能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对社会上的贫困家庭能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孩子对学校举办的各种募捐活动积极参加,孩子很少买零食吃,每年把自己的零花钱基本全都通过学校捐给了残疾儿童。对在街上乞讨的老人、残疾人或小孩,还经常会让孩子拿些零钱给他们,教育孩子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爱心。

  三、勤俭持家,保护环境。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他们二人能吃苦耐劳,勤奋工作,勤俭持家,一分一厘,一钉一铆,一草一木,都合理使用,把钱花在刀刃上。能搞好个人,家庭和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的卫生及绿化工作。家庭环境清洁,礼貌待人,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自觉维护居住区的公共卫生和公共利益。孩子在很小时,小李夫妇就教育她保护环境意识。一家出去郊游时,孩子会将垃圾收拾整理好后,带回扔进垃圾箱。为保护环境小李一家力行低碳生活:手洗服装,使用无磷洗衣粉;选用节能电器,随手关灯、;出行选择自行车、公交车或步行,减少出租车;分类投放垃圾,废物转化资源等等。

  四、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得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小李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他的努力也让他收获了幸福和温暖。

  五、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小李及其妻子平时注重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及拒腐防变的能力。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不使用手中的权力做有悖于党纪国法的事,不利用职权谋私利、办私事,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在单位有较高的威信。

  六、监督自省,严把家门。

  小李一家在自觉接受其他干部群众监督的同时,也做到了家庭内部相互监督、互相察看,做到了防微杜渐、自警自励,不取份外物,不收义外财,不接受有碍执行公务的礼物、礼金和宴请,构筑了一道家庭反腐保廉的坚固防线。

  七、勤俭节约,移风易俗。

  小李一家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不慕奢华,不比阔,不讲排场,弘扬新风,积极提倡新事新办,处处发挥表率作用,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淡泊名利,勤俭持家,在家庭内部营造了一种清廉、纯正、和谐的良好家风。在各种爱心捐助帮扶活动中,该同志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捐款捐物、献爱心,为全局职工做出了榜样。

  八、崇尚科学,爱岗敬业。

  崇尚科学,努力学习,爱岗敬业,家庭学习氛围浓厚,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小李及其妻子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一年来,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尤其着重加强了对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从思想上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紧迫感,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在深入开展以创建“廉洁家庭”活动中,他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等反腐倡廉的重要文件精神。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素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了自身及家人抵制各种利益诱惑的能力,提高了家庭成员拒腐防变的意识,营造出崇尚廉洁、学习先进、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家庭氛围。

最美廉洁家庭事迹材料1500字(第2篇)

  子罕不以玉贵,恪守清廉。

  杨永军,男,现年48岁,中共党员,蔡旗镇高庙村人,现在高庙村委会任职。“位,不论高低,皆为民利;权,不论大小,只求公正。”这是杨永军同志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村领导干部,自从任职以来,他一直虚心向其他领导干部请教学习,热心为村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牢记党的宗旨,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勤奋努力,受到上级领导和村民群众的高度评价。一家人遵纪守法、团结邻里,家风良好,是村里人人称赞的好家庭。

  修身齐家,身体力行。

  作为村民的领路人,杨永军同志深知自己必须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才能胜任工作,虽已年近50,但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他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不仅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自身素养,同时也提高了他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他的家人在他的潜移默化和影响下,增强了抵制各种利益诱惑的能力和拒腐防变的意识,整个家庭营造出崇尚廉洁、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廉洁自律,勤俭持家。

  自始至终养成有利于家运兴旺的持家习惯是十分难得的。杨永军一家生活是俭朴的,看他的住房,只有简单的必须的几样家具,再没有什么其它摆设,但他从不在意,他常说:“物质追求没有止境,如果不是通过辛勤劳动得来的物欲满足不可能长久,况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样的日子挺好的,过着踏实”。在平时,他始终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廉洁自律,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政勤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从杨永军一家的典型事例,我们感到,位不论高低,权不论大小,良好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从政理政的基本素养,是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的宝贵财富。愿清正之花永绽放,廉洁家风代代传。

最美廉洁家庭事迹材料1500字(第3篇)

  今年51岁的汪振义是民勤县蔡旗镇小西沟村人。2002年担任蔡旗镇小西沟村文书,2018年当选为蔡旗镇小西沟村副书记。自任职以来,汪振义虚心向领导干部请教学习,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牢记党的宗旨,勤政廉洁,公正为民,受到上级领导和村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汪书记在日常工作中能认真负责,责任心较强,对待群众比较热心,处理村上的各项事务较公正、公道,群众有什么困难他都能够尽力帮助解决,为人处事比较正直,教育子女方面也以身作则。”小西沟村村民冉江文说。
汪振义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家人也是如此。在他的教育下,两个孩子在生活中懂得了关心孝敬老人。他们的邻居老奶奶,子女常年在外,家里只有老人一人,俩个孩子只要放假回来就经常去邻居家“串门”,帮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一定会给老人送去,陪她说话聊天,让老人学会了和远方的儿女视频聊天,缓解了她对儿女的思念之苦。

  一个家庭,有着清流就没有污垢存在的机会。父母与其用言语教育孩子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不如用行动诠释,有清风相伴,夫妻就会共同进步,有正气相随,孩子就会健康成长。家组成国,每个家庭都充满着清风正气,何愁社会不是朗朗乾坤!

最美廉洁家庭事迹材料1500字(第4篇)

  朱泽斌,生前系建始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正科级纪检监察员。先后被表彰为全省信访举报工作业绩突出个人、全县最美信访干部,被州纪委予以嘉奖通报表扬。

  朱泽斌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21年间变换10余个工作岗位,从一名办事员到科级领导干部,从基层到机关,无论在什么岗位,他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一心一意干事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连续在信访工作一线奋战52天,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对信访举报快查快结,他疫情期间共经手办理信访件66件,实名举报回访满意率达到100%。病重期间仍惦记着信访工作,经常通过电话、微信与单位同事进行沟通交流。

  朱泽斌一身正气,把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当作人生信条,把廉洁自律作为工作和生活第一要求,用朴实纯粹诠释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清廉本色。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人做事上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从小事和细节严起,生病期间,委婉拒绝亲友和同事探望,他爱人下岗多年,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但他从不为妻子找工作说情打招呼。他为人谦逊和蔼,从不口大气粗、盛气凌人,无论对同事还是群众,都微笑相待。他生活简朴简单,淡泊名利,对吃穿从不讲究,很少购买当季新衣,一家人至今仍住在一套25年前买的小房子里。

  朱泽斌的妻子柳景艳是一名下岗职工,下岗后在客运公司务工,她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丈夫是领导干部而懈怠,一门心思把本职工作做好,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在平时的生活中,她积极支持丈夫事业,不图名不争利,安贫乐道,当好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自己多牺牲、多付出,给予丈夫百分百的支持。

朱泽斌和妻子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廉洁奉公,以实际行动共同创建廉洁好家庭。

最美廉洁家庭事迹材料1500字(第5篇)

  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是幸福,有人认为位高权重是幸福,有人认为食可果腹就是幸福,有人认为平安健康是幸福。正如“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心中对幸福的理解不同,不同人对幸福的演绎也千差万别。

  李秋梅的家庭是一个平凡幸福的6口之家,丈夫和她、儿子儿媳以及一对可爱懂事的孙子,他们老两口互敬互爱,儿子健康上进、儿媳贤惠孝顺,谈起她的家庭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结婚几十年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儿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周围的人赞美。她的家庭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睦、深受邻里好评。

  夫妻恩爱、同舟共济

  他们夫妻恩爱和睦,一起承载生活重担。有时丈夫、儿子外出打工,家里的家务、农活就全落到了李秋梅身上,尽管很累,可她却总是任劳任怨,从不给出门在外的丈夫增添烦恼,等到丈夫、儿子外出回来,等待他们的是那热腾腾的饭菜和收拾的干净、整洁、温馨的家。遇到事情他们互相商量,从不会因为生活中的琐事吵架。

  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她们家的'处事态度,他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凡是遇到邻居需要帮忙,她们二话不说,热心帮助,她们一家人都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邻里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廉洁自律,勤俭持家

  她自始至终养成了有利于家运兴旺的持家习惯,一家的生活都很简朴,亲朋好友到她家,看到她节俭的生活习惯,都建议她该“改善改善了”。她却说:“物质的追求没有止境,不是通过辛勤劳动的来的物质满足是不会长久的。我家之所以如此,一是家风所需、二是自律所求。”她家就是一直坚守“勤俭为了持家”的信念,把勤俭持家的家风发挥的十分得体。他和丈夫常教导子女、孙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不轻易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利用。如水龙头坏了,换个皮垫、加个螺帽就废物利用起来;全家人的洗衣洗脸水总是用盆接起来拖地;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剩饭剩菜给鸡当饲料,瓜皮果壳等可拿来当种菜的肥料;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滴水,这一节约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的一种良好生活习惯。

  崇尚科学,倡导文明

  她的家庭生活方式文明科学,在平时生活中,崇尚文明,带头抵制生活中的歪风陋习,积极倡导文明新风,作好表率,争当移风易俗带头人。他们一家率先垂范,带头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确立积极健康、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并带动和影响身边的群众。做社会新风的引领者,做社会新风的倡导者,做社会新风的营建者。他们一家严于律己、关于待人,相互尊重、关爱,讲责任、讲义务,培养良好严谨的家风。李秋梅夫妻二人常说一个家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到的家庭氛围等,家可以不奢华,但一定是温馨的。

  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严格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到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在工作中做到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一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才更和谐。

最美廉洁家庭事迹材料1500字(第6篇)

  在金川区有这么一个平凡而又幸福的家庭,夫妻二人清正廉洁、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在家孝老爱亲、相敬如宾,在外和与邻为善、和睦相处,儿子乖巧懂事、品学兼优。他们一家三口经常面带微笑,与人和善,得到同事、邻居的一致好评。丈夫晏贵宾系金川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刑事检察部负责人,二十余年的司法工作中,始终能够秉持廉洁奉公,公正执法的信条,曾荣获过嘉奖、全市检察机关业务尖子、优秀公务员、年度先进工作者、最佳奉献者等称号。妻子刘玉梅是甘肃有色冶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任金昌市第七届政协委员,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称号。夫妻二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家风,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着孩子,也春风化雨的影响着身边的人。

  良好家风夫妻和鸣

  丈夫从事的司法工作非常繁忙,常年奔波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第一线,妻子就主动多承担家务,大力支持他的工作,按照她的话说,丈夫是顶梁柱,夫贵妻荣,所以一定要支持他的工作,他作出成绩,才会给儿子做出榜样,才会使这个家温馨和睦,自己委屈点不要紧。她把家中的事情管理的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己,做一名清正廉洁的检察官,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从来不攀比别人丈夫如何有钱如何有权,而是督查丈夫一定要踏实工作,清正廉洁,经得起诱惑,一定要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妻子不但上班,还要承担许多家务、照顾孩子,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回家之后,主动帮助妻子干家务,同事都说他是一个模范丈夫,其实他清楚,是由于妻子对家庭付出的太多,他心里内疚,才乐此不疲的补偿妻子。妻子是一名人民教师,她诲人不倦,常说教会孩子们做人,比交给他们知识更重要,所以她在上课时绝不限于教会专业知识,一定要抽出时间给学什么讲授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不唯利是图,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的平常人。

  他们夫妇不溺爱孩子,常常以中外名人成长的故事来激励孩子,让他从小懂得自立、自强,懂得只有不断汲取知识,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才能有用于社会。经过他们的精心照料和培养,孩子品学兼优,不但常常获得文化课成绩奖状,而且常获得各类活动奖状,还拿过全国数学联赛奖,2019年秋季以641分的成绩考入上海财经大学就读。

  清正廉洁爱岗敬业

  许多和晏贵宾共事过的人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他干什么工作都喜欢亲力亲为,冲在第一线。他在工作笔记里这样写道:“工作没有会不会的,只有干不干的,只要用心去干,没有什么干不了的,一天讲得磨破嘴,不如自己流汗水。”无论在刑警队、反贪局、办公室、技术科、政治部还是刑事检察部,他都无怨无悔的干着工作,一如既往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这个信条。有人说,“你常年从事司法工作,俗话说“常在水边走,怎么不沾泥”,一定捞了不少好处吧!”听了这话,坦然一笑,答到“我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沾泥。”他之所以能够如此笃定,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已故的母亲小时候给他讲了许多象包拯、寇准等嫉恶如仇、铁面无私的经典故事,还留给了他许多脍炙人口的谚语:“使官钱喝凉水,有病在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心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这些谚语一直影响着他的工作和生活,时时告诫着他从善向上,本分生活。妻子刘玉梅也是一个干练不服输的女强人,琐碎的家务并没让她失去事业心,她帮助过的贫困学生很多,多名学生家长为表示感谢打电话说要带一些地里种的农产品,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她说绝不能开这个头,开了这个头,以后就不会拒绝了,自食其力来的踏实。

  孝老爱亲言传身教

  他们夫妇二人在兄弟姐妹中都是最小,父母亲都是三十年代出生的,都已年迈。但是父母亲就是和最小的孩子亲,以前哥哥姐姐们家庭工作都很忙,他们夫妇二人就将老人轮换接到金昌来赡养,给老人端汤供水,无微不至的照顾,每天都给老人收拾的干净整洁,老人们出去在小区里和其他老人聊天闲逛,结识了不少老朋友,目前三位老人已经寿终正寝,只有一位老人健在,也已经八十五岁。儿子学习之余陪老人聊天,搀扶老人,给老人洗脚,他孝老爱亲已经深入到骨子里去了。他们不但尊重自己的老人,对小区的老人也能帮的帮,能助的助,老人们也非常喜欢和他们夫妇打招呼,寒暄两句。这其实就透露出他们二人一贯孝老爱亲的表现,也体现出来他们夫妇对良好家风的传承。

  公私兼顾和善待人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一家都能够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廉洁奉公,尊老孝亲。邻居们有困难,都能够热心帮助,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都能够积极参加,热心公益,乐于奉献。他们常说;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是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努力,只要夫妻之间努力放大对方的优点,缩小对方的缺点,都主动奉献爱心,家庭就和谐美满了。他们一家用满腔热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者普通而又充满热情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