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作文600字(第1篇)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没错,我去的就是宏伟壮观的黄山。
黄山有四绝,分别是云海、奇松、怪石和温泉,下面就让我分别来介绍一下吧。
当我打开地图准备规划路线时,我看到地图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石名,如:垂钓老人、猴子摘桃、采药娃、念经和尚等等。我想:“百闻不如一见,还是亲自看看好”。果然,那些石头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好像真的是老人、仙桃、小娃和和尚了,他们在云朵的遮掩下,忽藏忽显,好似在和我们捉迷臧呢!
当我们攀到山顶时,放眼眺望,远处一片片一望无际的“白海”,这就是云海了,一些忽隐忽现的小鸟,好像是遨游在“海”里的鱼儿。近处,丝丝缕缕的雾气淹没着游客的身体,如入仙境般梦幻,还会感到一丝丝清凉呢!
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呢,我也不例外。山顶上,陡崖边,不管环境多么险恶,可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呢!黄山最妙的观松点,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是黄山奇松的代表,它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一条条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客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它向下山路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和游客依依不舍的道别呢!
下山后,为了放松心情,缓解疲劳,我们来到了“超级温泉”泡澡,顿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啊!
黄山,不愧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它当之无愧,是我心目中最喜爱的地方。
黄山作文600字(第2篇)
说到天下第一奇山,我们都会想到是黄山,在书上、电视上,都看到过。但是,耳闻不如一见,在暑假,我们就去黄山游览了一番,那儿果真名不虚传。
古人常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刚到黄山脚下,就领略了黄山那美丽的风光。一阵大雨过后,阳光洒在了黄山上,顿时,黄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一座金子做成的金山。黄山共有四绝,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虽然只有四绝,但是这四绝,足以让你回味无穷、惊叹不已。
接着我们坐车来到了海拔八百多米的蹬山入口云谷寺,开始蹬山了。在途中有潺潺的溪水哗哗地从山上流下来,溪中的小石头是五颜六色的,使清澈的小溪显得十分美丽。梯路旁有一二米见方的水池,池水冰凉冰凉的,游人走热了,用凉水擦擦是很惬意的。我忽然看见了一块高高的独石,在它的顶上长着一棵松树,仿佛是一位仙人在给人们指引上山的方向,“这不就是仙人指路吗?”大家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我们不停地向山峰进军,石梯越来越陡,梯数越来越多,大家蹬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美丽的山吸引着我们,使得我们奋力向前,四五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一个山顶,看见前面的山峰像一条巨大的“鲤鱼”,用力地摆着尾巴,张开大嘴,瞪着眼睛,准备再往上一跃,这就是著名的“鲤鱼跳龙门”,真是惟妙惟笑。我们来到北海,那里的怪石更多了,在左边的山峰顶上,有一位“老人”正拉着一头“小骆驼”走向远方,这就是“老人”与“骆驼”。在前面,有两位“老人”的背影,他们坐着,看着云海,好像在谈心。在前方,有两匹健壮的“马儿”,它们正在用力的拉着身后的“大马车”飞快的向前行。在右边的一块细长细长的独石上,长着一株小松树,远远望去,好似一支毛笔的头上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这就是李白所命名的“梦笔生花”。在它的左边,有一座像五指一样的山,这是李白用来搁笔的吧,所以叫笔架山。当云海飘上来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艘小船,十分美丽。在最右边的一块独石上,放着一双“绣花鞋”,样子十分小巧。“童子拜观音”“鳌鱼与兔子”“鸳鸯戏水”等等让人目不暇接。“智者爱山”,黄山让人产生无穷遐想,赋于黄山生命和活力,越看越叫人喜爱,我真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于天色已晚,我们便去宾馆睡觉了。
黄山作文600字(第3篇)
五一节,我们一家人去游玩了黄山。在去黄山之前,我在网上查了一下黄山,黄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以怪石·奇松·云海等景点著称。
虽然在来黄山之前在网上查过,但到了黄山之后才真正领略到黄山的魅力。当我还在沿途欣赏黄山美景的时候,就被爸爸拽到了黄山的最高峰-天都峰的脚下。爸爸告诉我第一天的任务就是挑战黄山最险最高的天都峰。
从山脚往上看天都峰高耸入云,看不到峰顶。我满怀兴致的往上爬,刚爬了不到十分钟,体力就跟不上了,我问爸爸:“是不是到了半山腰?”爸爸说:“才刚开始”。爸爸看见我上气不接下气,知道我累了,就不断给我加油打气,我也看见比我小的小朋友在我前面爬,我又鼓起勇气继续爬。不知道过了多久,回头看了山脚下,山下的树子变得很渺小了,妈妈告诉我这才到半山腰。抬头看了下山顶,发现离我越来越近了,加上爸爸妈妈不断给我加油,我又鼓起勇气继续往上爬,越往上爬路越来越窄,坡越来越陡,有的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不一会儿就真正的到了山顶啦。周围的山峰都感觉在我们的脚下,这才让我真正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情景。站在山顶往下看的感觉和挑战险峰成功的心情只有你真正爬过才能体会到。
除了天都峰黄山还有很多好玩的景点,这么好玩的地方,你想来玩吗?
黄山作文600字(第4篇)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是什么让那些文人骚客如此赞颂这黄山?今年暑假,我有幸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黄山,揭下它神秘的面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被誉为“天下第一山”。它拥有着举世闻名的“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一进景区,我们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怪石绝壁上,一棵棵松树依势生长,刚毅挺拔,造型奇特,千姿百态。迎客松是黄山松的代表,它生长在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好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
沿着石阶向上走,脚下便是万丈悬崖,人流渐渐稀少起来,我们进入了黄山最为险峻,也最秀美的景区——西海大峡谷!
步入西海大峡谷,便会被它的景色所吸引。一座座山峰如刀劈斧斫般,巨型石片垒积木似地堆积起来,形成破碎状的峰森坐落在深谷之中。我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一步一步,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黄山最最神奇的“飞来石”旁。飞来石是一块椭圆形的大石头,底部是空的,好像是从别处飞来的,也不知道是从何而来,便称它为“飞来石“。
接着我们又远远观望了天柱峰等名峰,开始向着光明顶进发。登上无数级台阶,走过无数条歪歪扭扭的栈道,我们终于来到了光明顶!
光明顶高1860米,是黄山第二高峰。我们穿着长袖站在光明顶上,任凭冰冷的风从脸上刮过,看着脚下一朵朵白云飘过,心中涌起了一阵阵激动与自豪。远处,“黄山第一高峰”、高达1864米的莲花峰矗立在山间;天都峰上的“鲫鱼背”令我们看的背后生寒;“妙笔生花”“仙人晒靴”“金鸡叫天都”栩栩如生……
黄山,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美丽令人向往的名山,我为祖国拥有这样的美景而感到骄傲、自豪!
黄山作文600字(第5篇)
黄山是一个中外闻名的好地方,那里的风景美不胜收,它还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先坐索道上山,再向上走几级台阶,就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了。
黄山的奇松很多。有迎客松、黑虎松、仙鹤松、孔雀松等等,我们来说一说黑虎松和仙鹤松吧!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仙人远远看到一只黑虎威风凛凛地趴在一棵大松树上。那个仙人赶忙跑过去追,可是那只黑虎却不见了。仙人仔细地端详着这棵松树,发现它长得就像失踪的黑虎一样刚劲有力,于是他给这棵松树取名为“黑虎松”;仙鹤松远远望去,真像一只仙鹤在云海中翩翩起舞,仿佛还唱着优美婉转的歌曲……真美!
黄山的怪石也多。有飞来石、妙笔生花、金龟下蛋、双僧拜佛、龟兔赛跑、金鸡叫天门等等,再来说一说金龟下蛋和金鸡叫天门吧!金龟下蛋远远望去,好像一只巨大的金龟懒洋洋地趴在山上,旁边还有一个圆溜溜的石头,真像它下的蛋。它仿佛在炫耀着:“我下了个蛋,很厉害吧?”;金鸡叫天门远远望去,真像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仰着头站在山上,对着天空大声地啼叫。真神奇!
黄山的云海很漂亮,有时像仙女身上的轻纱,虚无缥缈,在山谷里,在山峰间穿梭着;有时又像翻滚的海浪一样汹涌澎湃,壮观极了!
黄山还有温泉。玩累了,走下山,泡一泡温泉,消除一天的疲劳。真是太惬意了!
这就是美丽的黄山。欢迎大家去游玩!
黄山作文600字(第6篇)
黄山四绝,是指中国安徽省黄山的四种独特景观。分别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久旱不涸,水质纯净,可饮可浴。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中。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作文600字(第7篇)
炎热的暑假终于结束了,回想在暑假中最开心最有趣的事就是去安徽游黄山了,我终于可以亲眼目睹黄山的美丽风光了,真的让我欣喜若狂。
到达黄山入口前,先要经过坐大巴开过去,这一路很多都是180度的转弯,真的很佩服那里的大巴司机开车的水平。来到检票口,排了好久的队才到索道口,一次上山可以容纳几十人,有的可以坐,没有坐的就站着,就这样一直往山上前进,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十分种左右就来到了不到两千米的黄山,下了索道就开始登山了。
我们一边往前走,一边欣赏黄山的美景,黄山的怪石真是千奇百怪,最令我喜爱的当然是仙仙人晒靴,远远望去,这石头像一个T字,走近一看又似筒靴马上要滚下山去,让人想到这是一位仙人在晴天晒靴子,但得了健忘症忘了把靴子收回了,所以很久很久后就硬成石头了。又向上爬了一会,崎岖的路一会儿平的,一会儿就是石梯,弯弯曲曲的,有些累人,妈妈要我休息一会,吃了点食物来补充了能量。短暂休息后就继续出发了。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来到了黄山的最高峰光明顶。在光明顶上放眼望去能看到很多的大大小小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犹如仙境一般,所以的美景尽收眼底。我站在光明顶上闭着眼呼吸着来自海拔两千米左右的新鲜空气,感觉刚才爬上的来累是很值得的。
黄山的云海真的是名不虚传,云雾遮掩时感觉神秘莫测,当只有淡淡的云或没有云时,各式各样的山峰又是一番景象。下一个目的地是迎客松,虽然也是绕过5个峰但还是值得的,亲眼看见那棵松树伸也枝臂,就像是欢迎我们一样,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吧。
黄山真的很美啊!它的多彩多姿让我流连忘返,让我想起了那句: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作文600字(第8篇)
小黄山,是常州少见的山地。它不像华山般险,却十分俊秀;它不像恒山般高,却十分连绵。而在小黄山环抱着的那片湖,更是别有景致。
由于时间尚早,飘浮在山上的雾气还未消去,雾气给山形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神秘的色彩。穿过被大树包围的小路,只见一片绿水若隐若现地平躺着。山,仿佛是水的被;雾,仿佛是水的帐。细细一看,原来这一片绿水被岸分成两块,一大,一小,真像一对姐妹,就叫它“姐妹湖”吧。
“姐姐湖”大而广,雾很浓,像蒙着的厚厚的青纱。我深吸一口气,嗅到一股她的清新的芬芳。其实你不必走近她,不必轻抚她润滑清爽的肤肌,你就早已被她征服。站在湖边,感觉整个的心胸都宽广舒畅起来。
“妹妹湖”虽小,可并不比“姐姐湖”逊色。这里的雾很淡,水很浅。有阳光照射,可以清楚地看见她悠悠慢舞的芳容。河底的沙石仿佛是她的舞台,粼粼的波光是她的衣裳,小鱼小虾成了她的舞伴,我,便是她唯一的观众。
不一会,雾渐渐散去,“姐妹湖”更透亮了!此刻的她们,像是梳洗的姑娘,她们相对坐着,你比着我,我比着你的打扮起来。姐姐用太阳的光涂粉,妹妹就用天空的云扑面;姐姐用山石装点云鬓。妹妹就用树木作长发的玉簪。瞧!那倒映在湖面的太阳、云霞、山石还有绿树,不正是他们精心打扮的杰作吗?
见过西湖,会感叹她的华美;见过洞庭,会感叹她的平静;见过太湖,会感叹她的绚丽。而小黄山中的那片湖,那片“姐妹湖”,你会被她们那份灵动的别致所征服!
黄山作文600字(第9篇)
寒假里,我们一家三口自驾游去了黄山。
爬黄山那天,大雪飘飘。我们三人顶着大雪往山上爬,好不容易爬到了半山腰,我已经很累了。这时,我往下一看,顿时呆住了,手脚不自觉地颤抖起来。只见下面白茫茫一片,根本就望不到底!我支支吾吾地说:“好……好高啊!”
过了好长时间,我终于爬到了山顶!我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此时,大雪下得更猛了,树上都结了冰!再往下一看,只见长在山上的树木上都积满了厚厚的白雪,一眼望去,真像一片白色的海洋!
又过了一段时间,大雪渐渐地变小了。突然,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美丽的云海!云把一座座大山都遮住了,只露出了一个个山头,仿佛是云海上的一座座小岛!我妈妈被这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都移动不了脚步了!她连忙给我拍了好几张照,留住了这迷人的景象。我心里想:黄山好美啊!真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美丽的黄山,我爱你!下次我还要来!
黄山作文600字(第10篇)
前年暑假,我和爸爸来到黄山,一睹了黄山的风采。
车子刚到汤口,黄山的整个面貌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巍峨峻峭的山峰,一座挨着一座,陡峭的悬崖上,长着一棵棵苍翠欲滴的松树。
过了汤口往里走,就来到山脚下的翡翠谷。这里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水池,每一个水池都有自己的名字。在灿烂的阳光下,水池上闪耀着各种颜色的光辉,好像是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翡翠,这大概就是“翡翠谷”名字的由来吧!
欣赏完晶剔透的翡翠谷,我们就来到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站在光明顶上向四周望去,一片白茫茫。大雾一会儿遮住远处的山峰,一会儿又顽皮的退去。站在光明顶上,雾就好似在脚下漂浮,真有腾云驾雾、悠然而去的感觉。过了一会儿,雾气渐小,对面的其实也都露了出来。这些石头奇形怪状,各有各的名字,“仙桃石”、“猴子观海”、“狮子抢球”……各具特点,各有其形象和寓意。
我们沿着百步云梯继续向前,不知不觉到了玉屏峰,映入眼帘的是一棵苍劲的千年古松。它就像一位阅尽人间沧桑的老者,伸出手臂,笑容可掬地欢迎每一位游客的到来。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迎客松”。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