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洛阳作文(第1篇)

  在中国,没有第二座城市敢像河南省洛阳市一样,曾以“中国”二字作为自己的别称,它敢,因为它是洛阳,一千五百年的建都史,使它成为了中国的代言人,洛阳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山、水、城、人汇集了洛阳在世人眼中的印象:不温不火,不咸不淡。

  【形之势甲于天下】

  在千年前的冷兵器时代,人类能够借助的只有地形,有险可守是统治者建都选址的重要条件,洛阳四周有关山险隘,进可攻,退可守,自古就有“河山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

  周王朝,我国历史可考的第三个王朝,就在今洛阳王城公园一带。周公认为洛阳乃“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这既是说洛阳当时的政治地位,也是说洛阳依山傍水,形势险胜。

  西东汉一度定都洛阳,曹魏,西晋,北魏,隋朝都曾登邙山观洛阳天汉之象,武则天亦迁都洛阳,丝绸之路途经洛阳,先后一百位皇帝在此指点江山,洛阳盛极一时。

  而近现代,洛阳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城区受损严重,户口骤减,新中国成立之时,洛阳已满目疮痍,历史兴衰旧幕在洛阳重演。

  新中国成立之时,百废待兴,因着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恢复也不过朝夕之间的事情。

  上下五千年,兴衰成败,血泪汗水,悲欢离合,全清清楚楚地写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洛阳不只是座城。

  【一条运河穿城过】

  今人都知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接北京,可却不知这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修建的,当时隋朝的都城便是在洛阳。通济渠从东都洛阳通达淮水边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全长一千余里。邗沟是自山阳至扬子(今江苏扬州南)入长江,全长三百余里。工程异常浩大,全线复杂。

  洛阳于是成为了陆上丝绸之路隋唐运河的唯一交汇点。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丝绸之路下的定义是“丝绸之路中国段起始于中国汉代的东西两京(长安,洛阳)。”

  长城是凝固的历史,运河是流动的文化。运河不仅为这条大动脉带来了南北文化的碰撞交融,蜿蜒了四百多公里的洛河,穿山越岭,历经艰辛与坎坷,每一朵浪花里都留下了动人的故事。

  【唯有牡丹真国色】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深得皇帝宠爱,在都城洛阳广为种植。

  置身牡丹花海一朵朵“贵妃赏月”,金光灿灿,一片片“花王”光彩灼灼,一排排“洛阳红”喷红吐艳牡丹花丛中“魏紫”姹紫嫣红,“桃黄”五彩缤纷,“黑桃皇后”美不胜收。真可谓是“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到了唐代,人们生活富足,种牡丹,赏牡丹成为一种社会习俗。“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荫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司马光在这一片牡丹中如痴如醉,提笔便成佳作。

  【尾声】

  走进洛阳,依旧是汉朝的月,依旧是唐朝的风,那汉魏的文章,在一片繁华中,随着洛阳的神采,飘逸着当年的才情。那唐宋的诗词,在一代盛世中,随着洛阳的风华,吟咏着千古的诗情。

美丽的洛阳作文(第2篇)

  母亲的一些朋友组织去洛阳玩,还可以带小孩。

  今天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在路上,我们都在一起唱歌,讲笑话,谈笑风生。我还认识了一个五升六的学姐,叫张斯曼,她给我第一感觉就是大方,非常友好的跟我交了个朋友。我和她才玩了一会,就到风景区了。

  我们先到景区宾馆放下行李休息了一会,吃个饭,就准备向重渡沟出发了。

  重渡沟简直是山清水秀,树木葱茏,就连那里的水也清澈见底。我和张斯曼把裤子挽起来,在水里蹦蹦跳跳,衣服湿了也不管。那里还有瀑布,我在瀑布旁边拍了好多照片。玩了一会,我们就累了,脚也在水里冻麻了,我们就想爬上去歇歇,谁知道刚刚爬上去,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小型游乐场,便又来了劲儿,那里有跷跷板,秋千,独木桥,梅花桩我们玩了半天,才回去。

  第二天.我们又要去龙峪湾玩,龙峪湾的通天门,来了28人,竟然只有8人爬了上去,其中有我,母亲,张斯曼,李子豪四千多级台阶,我们两个爬了多小时,本想坐缆车下来的,可缆车坏了,只好走路下去,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刚走了一会,我那不争气的鞋就磨脚了,母亲就把我的鞋给脱了,光脚走,呵呵,亲近大自然啊,就这样,我光着脚,拄着棍,慢吞吞的下山了。

  下午我们就到鸡冠洞玩了,那里简直是奇迹,洞里的水滴成了各种花样,珊瑚石,雪花石,菊花石,八仙过海,西游记,叠罗汉,莲花台,水平池,是大自然的杰作啊,美丽极了,大家一定要保护它们呀。

  看完鸡冠洞,我们就上车回城了,两天的旅行,累并快乐着,这次旅行我一定不会忘的。

美丽的洛阳作文(第3篇)

  今天上午,爸爸和妈妈们带我和好朋友一起去洛阳看牡丹。

  来到洛阳国际牡丹园,这里的牡丹好看极了。有粉红的,淡黄的,还有雪白雪白的,淡绿淡绿的。它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像在 说: "欢迎你们的到来。"

  来到牡丹园的亭子里,阿姨给我们女孩买了一顶带牡丹花边的帽子。我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叔叔在一旁不停给我们照像。

  我们正准备离去时,阿姨忽然想起买帽子时走的匆忙,忘记找钱了。我们一起来到亭子里。售货员叔叔笑着说:"你们终于来了,我 一直 再找你们。"说着,就把多余的钱递给了阿姨。

  走再回去的路上,阿姨笑着对我们说:"洛阳的牡丹美,人更美。"

  听了阿姨的话,我觉得洛阳的人真的很美。

美丽的洛阳作文(第4篇)

  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洛阳看牡丹,我们先去了洛阳国家牡丹园。进入公园,就进入了花的世界,人的海洋。

  洛阳牡丹甲天下,花开时节动京城。每年四月花开时节,数十万株牡丹争奇斗艳,婀娜多姿,引来众多游客,尽赏牡丹风彩,已经 成为洛阳牡丹花会和五一黄金周的重要赏花休闲胜地。

  园内还建有古色古香的亭榭楼阁,绿荫长廊,各类雕塑十余座;人工瀑布、小溪为该园增添了动态之美;牡丹文化石刻长廊,牡丹 名画欣赏,牡丹奇石等等,涵盖了牡丹的起源、兴衰、发展的历史。

  拥有紫斑牡丹、稷山矮牡丹、卵叶牡丹、杨山牡丹、四川牡丹、狭叶牡丹、花黄牡丹等野生牡丹7种;中原牡丹、西北牡丹、西南牡 丹、江南牡丹等四大种群;黑、红、蓝、绿、紫、黄飞白、复色九大色系,五百余个园艺品种,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外牡丹一百一十六种,培 育牡丹新品种七十余个,野生原始种四个。

  洛阳牡丹真美呀,明年我还要去看!!

美丽的洛阳作文(第5篇)

  放暑假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去洛阳旅游。我们刚到风景区,嘴里就不由自主的吐出了几个字称赞道:这里的风景真美啊!高高的山峰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山峰有的像雄鸡、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奔跑的骏马、有的像……

  这里的水有三个特点:静、清、绿。水静的像镜子,清的可以看见水底的鱼虾,绿的像一块碧绿的玉。

  我到了一个瀑布前,这瀑布像千万匹白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下来。

  转眼间到了回家的时间,我们恋恋不舍的踏上了归程。一路上我还在想着洛阳的美景。小朋友们你们有时间也去看一看吧。

美丽的洛阳作文(第6篇)

  现在就和洛阳和学校说再见还为时尚早,好似给一个未咽气的人写悼词,倒好像急着离开似的,其实不然,是舍不得离开。在洛阳生活这几年也真有了依恋的感情。除了家乡洛阳是我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也可以说是第二故乡。一草一木,一春一景,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怎能不产生情感?我常常想如果现在离开我会怀念洛阳的什么?河流?风景?汽车?高楼?每到这时我便会闭着眼长长地吁一口气。我一直认为是时间让我们对某一个地方产生了感情。你明天要离开待了一天的某个地方,你会有感情吗?如果你明天要离开待了一年的某个地方,你会没有感情吗?如今离离开的日子屈指可数,每次想到毕业,本是一件高兴的事,心情却忧郁,沉重,总不是滋味。当一天悄无声息地从指间溜走,我心里便对自己说与离开的日子又接近了一天。从前觉得上课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现在觉得日子好像长了翅膀,倒希望度日如年了。我想留住这美好的日子。

  习惯了深夜才上床睡觉,习惯了清晨坐在宿舍听外面的汽笛声,习惯了拎着水壶一口气上五楼,习惯了上课和吃饭的路,习惯了坐校门口的公交车,当一切都改变,换了模样,我还会习惯吗?

  道路干净宽敞是洛阳给我的第一个印象,现在洛阳的道路依然是干净宽敞的,不同的是我对这些道路认识了,熟悉了,这些道路上有了我的足迹,我对它们有了感情。我喜欢坐公交车去旅游的那种感觉,我喜欢走在河边听流水涧涧的声响,我喜欢傍晚站在楼顶眺望远处的灯红柳绿,当这些不再有或在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出现时我该是怎样的心境啊!我会怀念,怀念在洛阳生活的点点滴滴。这几年不知不觉不声不响就过去了。以前从未察觉过得快,现在也许快要毕业了,乱想的多了,情感也莫名的多了,倒真切地感受到时间过得是如此快,真是白驹过隙。时间越过得快,我就越不舍离开。每次听到毕业这两个字我心里总会“咯噔”一下,我害怕了这两个字,害怕那一天的到来。

  坐在走廊的尽头看着下面的同学背着书包步入教室或骑车进出校园我的脑子竟是一片空白,怎么会这样?我努力去找寻有关过去的回忆,却怎么也找不到,我好像一个失忆的人。闭上眼皱着眉头责怪自己难道这几年的日子全是空白吗?这几年的日子哪去了呢?莫非昨天还是四年前,今天突然就穿越到四年后了吗?手指轻轻地敲着头,静下心一想,于是我明白了,这几年的日子就和我刚刚看到的一样:每天背着书包进教室或骑车进出校园。四年时间就是眼前的一幕的重复。这几年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这样的日子太多了,太熟悉了,以前自己身临其境,现在自己身在其外,猛然间看到这样的场景竟不知所措,陌生了,忘记了自己其实也是这样过来的。我还想继续这样的生活——每天按时进教室上课。可是那么多教室我该进哪一间呢?有哪位老师还会给我讲课呢?我还能碰到熟悉的笑脸吗?不会再有了。那样的生活结束了,因为我就要毕业了,没有了规定的上课时间,也没有了规定的上课教室,以后再也没有了,想到这些我痛心疾首。

  春暖花开本是一个赏心悦目的词语,现在我却感到它是那么刺眼。我但愿春不要来,花也别开。如果是寒冷的天,我是身冷心热,这样我会觉得离毕业还有很长时间。大自然是无情的,它哪里顾及人的感受。春风吹绿了岸边的垂柳,吹醒了嫩绿的小草,湖里的鱼儿活跃了,岸边的花儿发芽了,人们脱掉了厚重的棉衣,街上的行人多了,这一切都预示着毕业的步伐越来越近,同时我的愁绪也加重了。我高兴不起来,心情似乎与春天的景物不符,我知道我无能为力,谁叫我是多愁善感而又怀念往昔的人呢。有时候我真想换一种性格,对一切都无所谓,那样就不会有太多感情,不会那么恋恋不舍,当然也没有现在的伤春情绪。唉!我既然无法控制春天的脚步,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多注意每天的生活,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好好体会大学最后的时光,珍惜在洛阳最后的一段生活。

  散步在湖边,微风一阵阵拂面吹来,看着对岸的杨柳,恰是“绿柳才黄半未匀”,波光粼粼的湖水缓缓向东流淌,这时,我又想到了毕业。毕业两个字仿佛有了灵魂,附着在我身体里,不离不弃。我该说什么呢?什么也说不出来,我愿在琴湖的柔波里做一条小鱼,日日夜夜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游荡在湖水中央,陪伴着我所熟悉的这方天地。

美丽的洛阳作文(第7篇)

  我爱我的家乡——洛阳

  我的家乡在河南洛阳,它位于河南北部、黄河南岸,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九朝古都。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提到洛阳,人们的脑海中会涌出许多诗句,如“天下名园重洛阳”。这说的我们市的市花—牡丹。洛阳的牡丹花花蕾硕大,色泽艳丽,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洛阳每年都举办牡丹花会,向五湖四海的朋友展示色彩艳丽甲天下的牡丹花,那时可真是“世上人头攒”,不敢分心游“。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极为深厚,这里有著名的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等名胜古迹,但我最喜欢的就是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后来又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朝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四百余年之久。大小佛像共有十万余尊。最大的佛像足有17.24米,而最小的仅有二厘米。但是不管大还是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在龙门石窟的众多佛洞里,我最喜欢的就是万佛洞。那里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每个小佛虽然都只有四厘米,但雕刻得照样很精致。大家可不要只被这些小佛迷住,而忽略了龙门最为壮观的地方—奉先寺。只要是到过龙门的人,都会被卢舍那大佛的博大壮美所震撼。大卢舍那石雕像是龙门石窟最为壮丽的一尊石雕像,它通高17.14米,耳朵长1.9米,安详地坐在八角束腰涩式莲座上,那明丽秀雅,雍容高贵的气势,把大唐艺术推向了极致。我们的子孙,世世代代都会为他的神奇感到骄傲和迷惑。

  这些年来,随着祖国的飞速发展,洛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年前的洛河是全市人民的一大苦痛:河水污浊,臭气熏天,从看不到鱼虾的踪影。河堤两岸被荒草笼罩着,垃圾堆得像”小山丘”似的。人们别说去那里游玩、散步,就是路过那里都要纷纷掩鼻而行。可是现在经过治理,昔日河水污浊的洛河如今变得清澈见底,不见踪影的鱼虾又重新快乐的游来游去。夏日,这里更成了人们垂钓的好去处。而河堤更是被人们装扮得像仙境一般:古朴典雅的亭子,错落有致的竹林,使人犹如走进苏州园林一般;而里面的小花、小树更给人大自然的感觉。各种鲜花争相斗艳,美丽的图景交相辉映。空阔的小广场上很多老人伴着音乐在认真地舞太极,做广播操;孩子们在种满小草的土坡上嬉闹;还有一些中年人领着孩子,牵着小狗,边跑边嬉戏……

  洛阳真不愧是中华文明的圣地,我爱我的家乡——洛阳!

美丽的洛阳作文(第8篇)

  我的家乡在洛阳,洛阳以八大景观而闻名中外,分别是龙门石窟、洛阳牡丹等等。

  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文化遗产。龙门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有东西两座山——东山和西山,中间由清澈见底的伊河分开,但又由横跨在伊河两岸的雄伟大桥所连接。伊河两岸的柳树虽然不高大挺拔但是极为茂盛,像身穿绿色军装的士兵坚定地守护在伊河两岸。来龙门不看石窟可不行。

  龙门石窟完全是人文艺术石窟,大的高达二十多米,小的却只有两三厘米高。最大的卢舍那大佛,一个头都有四米多高,要两个我外加一只手可能还不够摸到头顶吧。在千佛洞有数不胜数的佛像,洞里的石壁上,洞顶上,到处都有身高两厘米左右的佛像。看到这里,我不禁对古代人的智慧和雕刻技术感到佩服而又不得不拍手叫好。

  提起洛阳,就不得不说说国花牡丹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到四月份,洛阳城就是牡丹花的海洋,一年一度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也在浓浓花香中隆重举行。因为“洛阳牡丹甲天下”使得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欣赏。洛阳牡丹的颜色各异,花朵硕大,有红的、黄的、白的、粉的,绿的,黑的……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白的似玉,绿如翠,黑如墨……

  一阵春风吹来,阵阵花香扑鼻而来,吸引了许许多多勤劳的小蜜蜂来采蜜,又使得人们心旷神怡,忘掉所有的烦恼。更有令人惊叹的“二乔”,一朵花两种颜色,傲然怒放在群花之中,好不吝啬地向人们展示它的美。所有站在国色天香的牡丹园中的人,欣赏着美妙的景色,闻着吹不散的花香,都会慢慢地陶醉了……

  我以我是洛阳人而感到骄傲、自豪,不管在哪里,洛阳的山、水、花以及她的美会永远映在我的脑海里。

美丽的洛阳作文(第9篇)

  说起牡丹,人们自然会把目光投到洛阳。五一前夕,正是牡丹开放的时候,我们全家一致决定去洛阳游玩。

  我们开始行动了,爸爸妈妈急忙准备东西,而我坐在一旁静静地等外公外婆和表妹的到来,很快,我们就在路上了。表妹兴奋的和我一会闹,一会静。

  我们在白马寺站下了高速路,先来到白马寺。白马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一是佛经传人中国后,国家出资修建的第一座寺庙;二是有关这个寺庙的名字的由来。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里的白龙马吗?猜对了,白马寺里的白马石像其实就是白龙马,因为是白龙马把佛经驼回中国的呢!

  我们又来到了牡丹园。牡丹园里种有许多牡丹花,色彩各异,有白的、黄的、红的、紫的、粉的、花色的……它们真是色彩缤纷、国色天香、姹紫嫣红、香味扑鼻啊。牡丹园里还有美丽的郁金香。但因昨天的一场雨夹雪,许多花儿都凋零了,只有少数花朵为人们绽放着美丽的笑脸。

  下午我们赶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修建于北魏、唐朝,分东西两个景区,上千个石窟。其中有一个洞叫火烧洞,在法西斯战争中,被法西斯烧的不堪一击,从此这个洞就叫火烧洞;万佛洞里有一万个佛代表万佛一心;药方洞里有一千个药方;莲花洞里顶悬莲花……龙门石窟是古代人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她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是很了不起的。

  因为很晚了,所以我们回了家。< 洛阳真是一个历史文化聚集的现代化都市,我希望有时间还能再去看看。

美丽的洛阳作文(第10篇)

  “同学们,星期六上午8:30-10:00没有课的请举手!”随着老师的一声问话,一个个小手就像小树林一样“唰”地举了起来。老师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四周,便开始点同学们的名字了。

  这次活动,可是一个盛大的洛阳日报社举行的活动。要求每班挑出几名同学,每人做一张手抄报,星期六上午当场评比。这件事,对于我来说,参加亦可,因为我喜欢画画;不参加也挺好,因为我可以减减负。但坦率地说,我还是挺想参加的。

  果然,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满怀信心地走上讲台领了纸,脑海立刻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我相信,凡是老师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会去用心完成!

  瞧!这就是这做的手抄报!

美丽的洛阳作文(第11篇)

  洛阳是一个旅游城市,有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佛教圣地白马寺、优美壮观的小浪底、鸟语花香的洛浦公园……可是你欣赏过洛阳夜景吗?她是那么的迷人。

  洛阳的夜景是热闹的。“凉粉儿,凉粉儿,卖凉粉儿。”“五香茶鸡蛋、鹌鹑蛋。”“笼蒸花生,好吃不上火,越吃越香。”街道上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国有神功……”悠扬的音乐声回荡在街边广场上。练舞的人们,一吃完晚饭,就来到广场上和着音乐声翩翩起舞。“阿新红枣酸奶,买一箱送一箱。”“蔬菜区今晚特价,欢迎选购。”商场超市促销商品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音乐声、叫卖声、促销声、喇叭声……构成了热闹的夜景。

  洛阳的夜景是五彩斑斓的。大厦上霓虹灯瞬息万变:刚才还是条弯弯曲曲的小蛇,转眼间就变成了翻滚的波涛。明明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绽放的礼花。被满天星装饰过大酒店,远远看去好像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街边的路灯千姿百态:有飞碟、有香蕉、有树叶、有苹果、有鱼钩……不仅带给人们光亮,还带来给人们无穷的乐趣。霓虹灯、满天星、路灯、信号灯……构成了五彩斑斓的夜景。

  洛阳的夜景是悠闲的。劳累了一天的人们,结束一天工作和学习,此刻终于可以放松心情。有的手挽着手、有的推着童车、有的带着宠物、有的脚踩滑板……来到广场上、超市里、街道上。城市的节奏变得轻松而舒缓。谈笑风生的大人、顽皮可爱的孩子、东张西望的小狗……构成了悠闲的夜景。

  多么迷人的夜景啊!

美丽的洛阳作文(第12篇)

  赶了一天的路,终于来到了洛阳。

  来不及洗去一路的疲惫,我们直奔京杭大运河的发源地,顺道又迈进白马寺,看到了屹立的白塔。时不我待,晚上,我们接着夜游洛阳的古城门。

  从远处,一片灯火处最通明的地方,就是洛阳的古城门——丽景门了。来到城门口,首先看到的是护城河,宽宽的、长长的,一眼望不到头。城墙的灯倒映在河里,显得五彩斑斓,分外美丽,河里的城墙,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庄严肃静。

  过了护城河,来到了丽景门。高大的城门,雄伟壮观。经历过无数的战争,这座建筑还屹立不倒,令人赞叹。城墙有七八层楼高,坑坑洼洼的墙体透露着这座古城的历史岁月。用手摸一摸,冰冰凉凉的,历史岁月中又带有无数的沧桑。

  走进了丽景门,没想到,里面居然还有一道城门,这道城门比外面的要小,呈凹形。

  原来,在古代,敌人攻打洛阳城时,军兵们先利用锥形护城河作阻挡,在城墙上用火箭、用石块、用圆木……消灭掉部分敌人。当攻敌实力太强,抵挡不过时,就会假装弱败,放他们过河。他们进入城门后,立马收回吊桥。利用第二道城门的优势,给他们来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这样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完胜敌人了。

  站在古城边,虽过数百年,但仿佛耳边还回荡着“冲啊、杀啊”的历史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