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第1篇)

  1、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的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3、教具、学具准备:

  44页游乐场情景放大图,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4.教学过程:

  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1、口算

  30+50

  70-30

  40+678-8

  20+45

  2+2+2

  4+3+2

  3+3+3有几个加数?加数相同?

  2、准备

  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游乐场情景图,提出小朋友到公园见过哪些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画面上,启发引导:这列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想摆什么,就摆什么。摆好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把算式写出来。让各组把每个加数相同的等式写在纸上。让学生通过观察等式,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说明:算几个同数相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别的方法:乘

  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解决问题。

  3.新课

  摆图形游戏。

  交流。

  学习乘法。

  尝试。

  4.练习

  5.总结法。

  举例:3+3+3+3+3+3=18

  6×3=18

  告诉学生乘号的写法,把乘法算式写完整,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同时让学生知道算式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6=18

  让学生尝试将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交流

  练习、总结。

  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巩固乘法的意义,进一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2.让学生根据乘法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式巩固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采用多种方式巩固乘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运算,是什么?(板书出来)

  你对乘法有了哪些了解呢?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关乘法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基本训练

  师:请同学们开火车读出乘法算式。

  师:学生读乘法算式,注意不把乘读做乘以。

  师:请同学们看图独立填空。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注意数清楚一组有几个,有这样的几组?

  师:自己独立完成填空。

  师:比较(1)和(2)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师:看图自己填空。

  师:注意单位名称是个。

  2.巩固练习

  师:自己先画一画,然后填一填。

  师:先写出算式,再自己读一读。

  师:注意几个几相加一般可以写成两个乘法算式,特殊的像:2个2相加、3个3相加,因为两个乘数相同,这样的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

  师:下面这些加法算式,有的可以直接写成乘法算式,自己先做一做,然后和同桌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能直接写成乘法算式的加法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自己完成下面各题,注意运算顺序。

  师:说一说上面这些题在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点儿什么?

  小结: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

  的运算。

  三、拓展延伸

  师:连一连

  师:这道题中有没有不能连线的?

  师:3+3+5和4+6,没有连线,为什么?是的,这两个加法算式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

  师:想一想一个乘法算式能写成几个加法算式?

  师:一个乘法算式一般能写成两个加法算式,特殊的像:44,55,这样的两个乘数相同的乘法算式,只能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师:自己先画一画,然后和同学交流一下。

  师:可以画出2个3或者3个2,都能用32表示;可以画5个4或者4个5都可以用54表示。

  •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推荐度:
  • 《负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推荐度: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推荐度:
  •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3.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

  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4.设疑:2+2+2是3个2相加,那么4个2相加,怎样列式?5个2呢?50个2、100个2、1000个2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5.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

  6.介绍乘号“×”及其写法。

  二、进行新课

  (一)教学2×3=6。

  1.出示小花图。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例5 桃子图 例6 4×3-2=

  一共有多少个桃?

  3+3+3+2=11 3×3+2=11

  (1)先出示2朵。提问:你们看,这是几朵小红花?(2朵)我们把2朵小红花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朵,又出示2朵。

  (2)提问:一共摆了几组小红花?(生:3组)求一共有多少朵小红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板书:2+2+2=6)

  2.教学用乘法计算。

  (1)这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生:相同加数是2)写乘法算式时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乘号“×”。

  (2)数数看这是几个2相加?(板书:3个2)乘号后面写“3”,这个3叫做“相同加数的个数”。(板书算式:2×3=6)

  3.教学读法。

  这个算式怎么读呢?(板书:读作2乘以3)教师带读,再要求齐读。

  4.巩固意义。

  提问:

  (1)2×3里的2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哪一边?

  (2)这个3怎么得来的?它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写在乘号的哪一边?

  (3)2×3表示几个几相加?

  (二)教学3×4=12。

  1.指导学生摆小正方形:竖着摆,每3个为一组,摆4组。

  2.提问:

  (1)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用加法算怎样列式?

  板书:3+3+3+3=12。

  (2)这个算式能写成乘法算式吗?写成乘法算式,乘号前面应先写几?乘号后面应写几?板书:3× 4 = 12

  (3)这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3)

  (三)教学4×5=20。

  1.投影出示:

  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用加法算,怎样列式?

  2.尝试:请小朋友试一试把这道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板书:□×□=□

  指名填写并讨论:乘号前面为什么写4?乘号后面为什么写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四)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

  1.请同学们观察比较刚才我们写的三道加法算式和三道乘法算式,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每组里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

  2.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以后我们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要用乘法计算。(板书: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五)改写练习

  1.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

  4+4+4

  5+5+5+5+5

  2.讨论:8+8+8=3×8,对不对?应改怎样改正?

  3.将乘法算式改写成连加算式。

  3×8 8×3

  4.课前我们讲的50个2、100个2、1000个2,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

  5.算式4+6+9,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小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计算。

  (六)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3×4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2)4×3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2.看演示图,叙述图意,再说出乘法算式。(用投影演示)

  (1)苹果图:有5个盘子,每个盘子放3个苹果。

  (2)苹果图:有3个盘子,每个盘子放5个苹果。

  (3)青蛙跳格图:第一回,每次跳5个格,跳3次。第二回,每次跳4个格,跳4次。(学生回答后,再问一问4×4前面的4表示什么,后面的4表示什么)

  3.“送信”游戏。(详见探究活动)

  四、课堂作业

  1.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

  2.把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用线连起来。

  3+3+3+3 8×2

  9+9+9+9+9 3×4

  7+7+7 9×5

  8+8 7×3

  3.写出乘法算式,再用圆形纸片摆一摆。

  2个4连加; 4个2连加; 3个5连加; 5个3连加。

  五、质疑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1.凡是在加法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就可以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新课的导入,层次清楚,目的明确。揭示“相同加数”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意义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巧妙设疑,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授新课时,以2×3=6为范例,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表示的意义,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巩固,加深理解。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认识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一样,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两种算式的写法与读法不一样。求几个相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写法与读法上。通过观察、比较和概括,达到初步认识乘法的目的,并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送信”游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再次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最后两张卡片,有些变化,要想把“信”送出去,需要学生灵活地思维。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探究活动

  “送信”游戏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将加法改写成乘法。

  游戏准备

  制作4个信箱和若干封信(如下图)。

  游戏过程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4个信箱。

  2.要求学生根据信封上的“地址”,把信送到信箱里。

  游戏:找朋友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的意义。

  活动准备

  一些写好算式的卡片(如下)。

  活动过程

  1.将卡片发给学生。

  2.请拿着得数相等的两个卡片的学生站在一起。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第4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相同加数连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魔术,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同数求和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提出问题。

  由“看魔术”的话题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1、仔细观察第一页情境图,同桌相互说说图意。

  2、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内容:

  (1)魔术师变花,变了( )次,每次变( )朵;有( )个鱼缸,每个鱼缸里有( )条鱼;空中挂了( )串灯笼,每串有( )个;有( )盏聚光灯,每盏有( )个灯泡。

  (2)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小组相互说说。

  (3)根据以上问题,请你在下面列式计算:

  ①一共变了多少朵花?

  ②4个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③空中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④4盏聚光灯中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及时板书。

  第一题:2+2+2=6(朵)

  第二题:4+4+4+4=16(条)

  第三题:3+3+3+3+3+3=15(条)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连加 生:加数相同。

  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2+2+2是几个2相加?

  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

  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 学生尝试动手写算式:3+3+3+3

  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

  生:很麻烦。

  师:怎么就不麻烦了?

  生:用乘法。

  师:大家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习。

  三、巩固练习。

  1、尝试练习:

  一个人一只手有5个指头,你和你的同桌两个人一共有多少个指头?

  2、达标练习:

  (1)一个同学有5支铅笔,你和你们组4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2)自主练习1: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下棋?学生观察图意,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讲一讲,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2: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练习时,同桌合作,变换学具的个数反复进行。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几个几连加运算的基础,还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所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3、自主练习:

  第3题:数一数,算一算。练习时,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境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

  第4题提供的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

  第5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交流有关洗照片的生活常识,知道通常镜头中有几个人就洗几张照片,然后独立解决。

  第6题是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在学生独立涂色后,充分地交流。学生找出的规律不一定是每次都加3,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相同加数连加

  2+2+2=6 3个2相加

  3+3+3+3+3=15 5个3相加

  4+4+4+4=16 4个4相加

  加数相同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第5篇)

  教学目标

  1、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3、通过小组活动,扩大参与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实物演示运算符号:-+×板书课题

  2、看主题图

  小朋友们在玩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

  二、探究新知

  1、游戏:摆小棒

  想一个最喜欢的图案,小组内摆一摆,你能摆出多少个?

  小组内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比比谁摆动最多?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2、班内交流

  板书:10+10+10=30

  5+5+5+5+=20

  3+3+3+3+3+3=18

  这些算式写的时候怎样?有没有好的办法变简短?

  数3的个数(6)个3

  6×3读作:6乘3,也可以写成3×6,表示6个3相加

  |

  乘号先写/后写\

  3、说另外两题怎样用乘法表示

  板演算式

  三、巩固练习

  1、改写

  4+4+4=()×()

  6+6+6+6=()×()

  2+2+2+2+2=()×()

  2、3只瓢虫,每只背上7个黑点,一共多少个黑点?

  3、小象吹泡泡每排4个,共3排,用算式表示

  四、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第6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p3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过程,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2.体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能根据求几个几相加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每四人小组20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师:(出示课件)听说今天是小猴的生日,我们一起祝小猴生日快乐,(拍手4下)

  刚才你们都拍了几下手?2个人拍了几下?你是怎么算的?

  3个人呢? 板书:4+4+4=12 5个人呢? 板书:4+4+4+4+4=20

  100个人呢?写完了吗?(这么长的算式怎么写得完呢?)要几个4相加?

  板书:100个4相加

  看来用加法算有麻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它专门能解决刚才这样的问题,比一比看谁认识的最好。

  板书:乘法的认识

  二、联系实际 探究新知

  (课件显示35排列的蛋糕图)

  小候把蛋糕切成了这么多,一共有几块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1.看图列式,初知意义。

  预计设想:生1:我是一块一块数出来的。

  生2:我是横的数一行有5块,(显示一行红色)有3行(不同的颜色显示),就是3个5(显示3个5) 所以5+5+5=15 。 板书:5+5+5=15

  师:你真有眼力,能横的看,看出了3个5 。大家看出来了吗?

  谁能说3个5的和是多少? 板书:3个5的和是15 。

  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3:我是竖的数一列有3块,(显示一列红色)共有5列(不同的颜色显示)就是5个3(显示5个3)所以3+3+3+3+3=15 。 板书:3+3+3+3+3=15

  师:嗯,你的眼力也不错,能竖的看,看出了5个3。你们看出了吗?

  谁能说5个3的和是多少? 板书:5个3的和是15

  谁还想再来说说。

  2.改写算式,理解意义。

  师:那么从这两个算式里,你能发现什么呢?

  预计设想:

  生1:我发现左边的算式加数都是5; 右边的算式加数都是3。

  生2:我发现他们的和都是15。

  师:你们的发现太重要了。

  像这样每个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板书:相同加数 乘法计算

  3个5相加可以写成 板书: 5 3 或 35

  (1)认识乘号

  这个符号叫乘号 板书:乘号 它像什么?一般这样写,先写/ ,再写。

  每个小朋友在纸上写2个试试看,叫2人上台写。(巡视评价)

  看,黑板上两位同学写得怎样?(生评价)

  (2)学习读法

  谁会读这个算式35? 板书 读做:3乘5 (一起读)

  指53它读做什么?

  (3)理解意义

  他们都表示3个5相加。

  因为3个5的和是12,所以53也等于12 。 35呢?为什么?

  现在谁知道5个3相加用乘法怎样表示?

  35 或 53

  它们都表示什么?都等于几呢?为什么?一起来读一读。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想一想,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都能列出怎样的乘法算式?也就是把5和3相乘。

  3.尝试练习,理解消化。

  师:(课件显示26排列的苹果图)下面请大家试一试。

  这里26和62都能表示什么?

  三、运用知识 综合实践

  1.摆一摆,列算式。

  接下来请小朋友4人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小圆片先摆出几个几,再写出乘法算式。

  (要求一人摆,4人写,然后读一读。每人摆一次。)

  2.看算式,写乘法。

  你们的本领可真大!写出了各种各样的乘法算式,下面看谁能最快的把这两道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指刚开始的2道连加算式)

  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6+6+6+6+6+6=56

  8+8+8+8+8=48

  3+3+3几个3 ?(10个3) 板书: 10个3相加=103

  6个8相加=68

  那么刚才遇到的麻烦100个4相加现在你有办法了吗? 板书:1004或4100

  学了乘法之后你觉得怎样?是在求什么样的算式时简便多了?

  板书: 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刚才大家举了那么多例子,现在让老师也来说两道好吗?

  第一道,板书:3+3+3+3+6+3+3 这题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谁能想个办法使它能够改成乘法算式?

  四、归纳总结 延伸发展

  第二道,请小朋友谈谈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最后,请小朋友猜一猜,这里面是怎么放的?

  (实物投影)

  胃动力及止吐药规格:56

  预想: ( 生1:有5行,每行6片生2:有6行,每行5片 )

  师打开盒子验证。

  (再实投):

  小柴胡冲剂 10克 6袋 餐巾纸610 水彩笔 102

  猜猜里面是怎么放的?

  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课后再去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