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读后感800字(第1篇)
简·爱,一个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的家庭教师,她虽然平凡,却有着不平凡的思想和经历。
可以说,上帝太亏待简·爱了,她那么多才多艺,本应该拥有幸福的生活,拥有自由,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庭,可是上帝吝啬了他的仁慈,她让简·爱的童年那么悲惨,让简·爱幼年丧父丧母,过着一种寄人篱下、卑微、抬不起头的生活。尽管如此,简·爱身上的闪光点也不会被抹去。她对里德太太的无礼,不是因为她没有礼貌、没有良好的家教,而是因为她受到不公的待遇,她在反抗,她的行为让我看到了一个十岁女孩内心不甘忍受屈辱的想法,让我看到了她蔑视权贵的精神,使我深深佩服她。
在罗沃德的孤儿院的时期,是简·爱的成长期,在这里她遇到了海伦,让我看到了孩子间纯真的友谊。海伦是那么聪明好学,那么阳光向上,她总能给简·爱带去温暖,让简·爱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慰。当我读到海伦因得重病躺在床上临死前和简·爱告别的话时,我发现原来一个没了亲娘、父亲又重婚、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活在这个世上的海伦,有这么崇高的信仰:她知道上帝会救她脱离人生的苦难,知道到上帝那里去可以得到解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信念,她不怕死,她相信死亡可以得到解脱。“但一两天后我知道,坦普尔小姐在拂晓回房时,发现我躺在小床上,我的脸蛋紧贴着海伦·彭斯的肩膀,我的胳膊搂着她的脖子。我睡着了,而海伦——死了。”死,多么触目惊心的字眼,那个简·爱的知心朋友,就这样离开了她。读到此处,泪湿眼眶。
《简·爱》读后感800字(第2篇)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读《简·爱》这本书了,当再次沉下心去读的时候,却读出许多曾经没有读出来的感悟,也许这就是名著的魅力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境遇的人;不同人生阶段的自己读起来,感悟也是不同。这就是经典名著的魅力,阅读经典名著,阅读的是内容,读的也是自己的成长。
曾经我读出的是简·爱本人的坚强,女主人公——简·爱,她一贫如洗,身份低微,长相也不是很漂亮,但她却拥有的一颗智慧勇敢、坚强刚毅、自尊自爱的心,她追求自由与幸福,不曾停下脚步。她勇敢而坚定:
“我和你的灵魂是平等的。”
“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
“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用来记恨。人生在世,谁都会有错误,但我们很快会死去。我们的罪过将会随我们的身体一起消失,只留下精神的火花。这就是我从来不想报复,从来不认为生活不公平的原因。我平静的生活,等待末日的降临。”
简·爱对于自己人格的坚定理想和执着的追求,深深地感动着曾经的我并伴随着我的成长,自尊者人恒敬之,这也是我人生价值观塑立时重要的导师。
但这次阅读,我更多的去关注其中所写的感情,故事中的感情在我此时看来,就如同简·爱一般,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在自尊与疯狂之中挣扎,却又在破败之际,不离不弃,尽管这个故事最后以罗切斯特和简·爱幸福生活在一起而结局,但本质上它还是个悲剧,这个悲剧当简·爱爱上罗切斯特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夏洛蒂·勃朗特只是用简·爱的身份是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者的高明之处,自己不讲观点,只讲故事,恰似一位心理大师,以第一人称快速将读者带入小说情景中,故事跌宕起伏,情感宣泄自然、走心。惊叹作者的深厚文学功底,笔触细腻,如画作大师般,善于刻画周遭自然环境,将艺术写生油画般文字付诸笔下、跃于纸上,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书中勇敢、善良、坚韧、独立、进取的简对爱情始终保持清醒与理智,她非常明了自己内心需求,不受外界困扰,不按常理出牌,不喜身外之物,追求灵魂契合,选择了一个爱她,而她也爱的罗切斯特先生。
即便期间简·爱违心远离,亦心之牵挂,哪怕最后罗切斯特不再富有,身患残疾,亦不离不弃,乐在其中。
这笃实、纯粹的爱,在如今纸醉金迷的年代,变得如同奢侈品般稀有,令红尘男女心神向往之。言尽于此,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再次打开这本书,读到一些新的东西吧。
《简·爱》读后感800字(第3篇)
《简·爱》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心地善良、富于思考,身份卑微,遭遇则令人十分同情,倔强的性格和敢于追求公平和平等的精神令我印象深刻。
“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相信读过《简·爱》的读者都熟知这句经典的台词吧!它是主人公的情感告白。说明简是一个对爱情、生活都富有极大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
她生活在极其穷困的家庭,在她出生后不久父母就双亡了,因而寄住在舅舅家里,本来以为她可以有个依靠不再遭遇不幸了,不曾想到舅舅也去世了,舅妈一直视她为眼中钉,处处看她不顺眼,不顺心。幼小的她在那段童年时光里遭受了巨大的磨难。之后她被送到一所教养方法粗暴冷酷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慈善学校。
来到慈善学校的第二年却赶上了突如其来的肺结核。当同学们一个个病倒,她慌了,特别是海伦的离去,使她深受打击,这也让她幼小的心灵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生活的残酷。但尽管如此,她还是坚强的活了下来。
她背井离乡来到伍勒小姐学校就是为了能够接受更加正规的教育。这个学校与先前的学校大不相同,在这学校里的经历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之后她在桑菲尔德的地方结识了罗切斯特,并有了曲折动人的浪漫爱情故事。她们彼此相互喜欢,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终于有一天要结婚了,但偏偏在那一天有人揭穿了他还有一个疯老婆。她听了之后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她深爱的人,沦落街头。在她困难之时,奥利弗向她伸出了援手,并帮她找了一份工作——乡村教师。在这期间,她不仅继承了她叔叔的财产还意外知道奥利弗是她亲戚,并为了报答奥利弗提出了财产平分。
在她回到桑菲尔德时,发现物是人非,听说这里发生了火灾,罗切斯特为了救人压断了胳膊,弄瞎了眼。当她听到这一切之后,痛哭流涕,不顾一切地找到罗切斯特,最后她们终于修成正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显然,简身上有着正直善良的美好心灵,在听到罗切斯特身受重伤之后却还是义无反顾的和他在一起,这是多么纯洁,多么高尚的爱情啊!
光阴是短暂的,又是美好的,在已逝的岁月里简和心爱的人共同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成为了彼此生活的一部分。《简·爱》告诉我们,只要持之以恒的艰苦努力,勇不惧挑战,才能克服困难,到达彼岸。她身上有着永不磨灭的美好心灵,自立自强,正直善良的品质不正是我们当代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吗?
最后,它阐释了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心。
《简·爱》读后感800字(第4篇)
这个暑假,我读的第二本书是《简·爱》。
此书的作者是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夏洛蒂是英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女作家,也是“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被马克思誉为“当代杰出英国小说家”。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简·爱,她从小父母双亡,被舅舅收养。但好景不长,舅舅也去世了,所谓的亲人中,只剩下舅妈里德太太,可里德太太并不喜欢简·爱,因为她的出身很贫寒。
里德太太有着一副势利小人的样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中,伊丽莎的待人冷漠,乔治亚娜的爱慕虚荣,约翰的脾气乖戾,与简·爱后来重逢的两个堂姐,戴安娜和玛丽的友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虽然配角们的出现似蜻蜓点水,但对情节推动有着很大的作用。他们个性鲜明,其人物性格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里德太太总是因一些极微不足道的小事把简·爱关在舅舅逝世的那间红房子里。
可简·爱感到十分地恐惧,便向里德太太争取自由,有一次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在争吵的过程中,她反复提到舅舅,让里德太太很胆寒。
在里德太太的百般屈辱下,简·爱不卑不亢,书中写到:“里德太太被我的话震惊了,而我则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
但不久,简·爱就被里德太太送到了罗沃德学校。
罗沃德学校的管事及司库布罗克郝斯特先生总强调女孩子要克俭、勤劳、吃苦。可自己的妻女总是过着非常享受的生活。
他还制止学生们接受校长的加餐,曾当众学生的面把简·爱批评得一无是处,一副虚伪的嘴脸。
简·爱在学校呆了八年后去当了家庭教师,并因此结识了罗斯特先生,后来两人坠入爱河。
简·爱是一位很自尊的女性,文中有几处描写了她宁肯放弃爱情也不放弃尊严的细节。
面对生活,她总是充满希望,并保有坚强不屈的品质。
罗切斯特很富裕,但他相貌平平,结识简·爱后,对其十分痴迷,后来,两人决定结婚,但婚礼上梅森先生揭发了他的妻子还活着的事实,婚礼进行到一半被一哄而散,简爱离开后,庄园失火,罗切斯特因此留下残疾。
简·爱说,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我走过坟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有情人终成眷属,简·爱终于嫁给了罗切斯特。
我从简·爱身上学到了不卑不亢敢于反抗以及自尊自爱的品质。
读完《简·爱》,再一次让我感到,读书,就是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无论你是怎样的人,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品味与境界。
《简·爱》读后感800字(第5篇)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窗外的一盏灯十分的耀眼,那盏灯的灯光透过窗户射进屋里,洒在了漆黑的桌子上。我坐在床上,津津有味地读着英国作家勃朗特著的《简·爱》。也是当晚,我看完了这本书。
第一次看见《简·爱》这本书,认为这本书真的无聊,一点意思也没有。本学期老师推荐了这本书,我就想着反正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就看看吧!这才开始看呢。可是我这一看就上瘾了,感觉还挺好看。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被寄养在舅妈家,舅妈常常打骂她,她在那里受够了折磨与屈辱,毅然离开。她经历了许多困难,但最终重新找回了自信,并且还找到了自己的希望——罗切斯特。她是那么的爱他。当知道罗切斯特已经有妻子时,她一样的毅然离开。后来罗切斯特因房子着火而残废了,妻亡子散,当主人公得知消息后回来细心地照顾着他。最后两人结婚,作者设置一个完美的结局。
主人公有着独特的性格。在无法忍受舅妈的打骂时,她决定离开,在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后,她选择离开。不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她毅然不要。在自尊和爱之间,主人公选择自尊,在贫苦和财富面前,主人公选择贫苦。始终选择想要且适合自己的。
《简·爱》通过主人公“简”追求自由,独立平等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英国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悲惨地位,同时反映了英国妇女反压迫,抗歧视的斗争精神。完美的结局不仅是简·爱情的完美,更是对于反抗斗争取胜的美好愿望。
本书教会了我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该舍弃时要勇于舍弃,不必犹豫,也不必痛心,因为这,就是最佳的选择。
《简·爱》读后感800字(第6篇)
(一)
卑微,贫穷。孤独,平凡。她蜷缩在舅母家的角落里,默默忍受着表哥的无理取闹。
当表哥举起书,把她砸得头破血流,她却对着他挥出了拳头,即使她的身躯在表哥臃肿的身躯更显瘦小。当她在红屋子里受尽恐惧孤独的折磨,她说,我贫穷、卑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 来到上帝面前时,我们都是平等的。
于是,她的反抗,终于换来了希望。
(二)
桑菲尔德,他与她初遇。
他是在花天酒地中发泄灵魂的孤独,却又向往着忠贞纯洁的爱情;她是在屈辱卑微中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却又拥有着孤单倔强的心灵。
她曾说,我会带着不倦的温柔体贴,在你身边走动,尽管你不会对我报之以微笑;我会永不厌腻地盯着你的眼睛,尽管那双眼睛已不再射出一缕确认我的光芒。
在桑菲尔德她的灵魂终于驻足,可是又很快被迫离开 ,在残酷的现实和社会的压力下 ,他们美丽的爱情却在顷刻间化成了泡影。
在心的破碎和情的毁灭中,她又开始了自己迷茫的生活,在无际的世界中寻找他方。
(三)
在风雨中,与圣约翰的相逢则是她新生活的开始。在他们共同生活的那段时间内,她深切地感受到了爱的温暖。
在继承叔叔的遗产去平分时,她是那样的果断和坚定,而在此刻,圣约翰的企求下 ,她开始了徘徊,因为她自己知道她对罗切斯特先生的思念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生活追求的信念在简看来不是阳光所能驱散的雾气,它是一个刻在大理石碑上的名字,注定要和石碑同生共死。
她深切地知道他爱她就像士兵爱一件好武器。她的灵魂在心里回答,去做一件正确的事,以冲出怀疑的云雾,找到确定的广阔天空。(四)
终于,她又开始了最后的找寻,面对着灰飞湮灭的庄园,周围死一般的寂静。
此刻充溢于她灵魂的是无尽的害怕和思念。可见到他时,她无法控制自己的眼睛,忍不住要去看他,就像口干舌燥的人明知水里有毒却还要喝一样。她本来无意去爱他,她也曾努力的掐掉爱的萌芽,但当她又见到他时,心底的爱又复活了。
光阴是短暂的,又是美好的,已逝的岁月里她和心爱的人共同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苦难,他们也彻底的成为了彼此的一生的依靠。
在现代生活中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都能以独立的人格生活。
简·爱别样的精神价值在新的时代里赋予了青年们幸福的真谛——在一座古建筑里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感受着彼此的温暖,坚强乐观地面对着生活给予的一切磨难,或许这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幸福。
《简·爱》读后感800字(第7篇)
宽容似一缕春风,和煦而又轻柔,在无形间温暖了瑟瑟发抖的心灵;宽容如丝丝春雨,润泽而又甘甜,在悄然间滋润了干涸已久的心田;宽容像一片湖泊,硕大而又平静,在漾起阵阵涟漪时让人舒心……
读过《简爱》的都知道,该书阐述的是一个灰姑娘的奋斗史。主人公简爱是个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人。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简爱》的名曰《自强、自立、自尊》的读后感。我在文中也说了“莎士比亚说‘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而简爱挣脱了这一沉重枷锁,她向世人证明‘女性——不是弱者’”。然而,今天我重读《简爱》却悟到了别一番精神——宽容。
我知道,《简爱》的精髓所在并不是宽容,但简爱真的有这样一种胸怀。也许本文将脱离大众对《简爱》的理解的正常轨道,但我仍想聊聊重读《简爱》的感想。
众所周知,简爱最初的反抗是对里德舅妈的,然而不知有没有人注意,简爱最初的宽容也是对于这个让她受尽折磨的女人。书中有这么一段话:“里德太太让我的精神受到了摧残。但是我该原谅她,因为她并不知道她做了什么,当她扯断我心弦时,她还以为她在根除我的坏习性。”注意到“原谅”这个词了吗?我不敢想象,难道有人敢想象吗?“红屋子事件”是那样可怕,可怜的简爱才只有十岁,里德舅妈却不顾她哭喊,硬生生将她关进那间令人心惊肉跳的屋子,然而如此过分的做法,简爱却还要原谅她吗?“换作是我,我会吗?”我自言自语,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没有一丝质疑,“不可能!”显然,我达不到简爱的宽容。
记得简爱在劳渥德学校时曾说过:“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时,我们应该狠狠回击……”也许小时候的简爱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去看望一个虐待自己的人,身为读者的我真是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她的宽容,我不知道我何时才能学到一半。就连罗切斯特先生也无法理解,但简爱说:“……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且那时候她的情况和现在不一样。现在我如果违背她的愿望是会于心不安的。”违背一个恶毒女人的愿望竟会使简爱于心不安,试问,这是一种怎样的宽容,怎样的善良,怎样的气量?
还记得简爱遭受里德舅妈无情的羞辱后,曾声嘶力竭地反抗,她曾说一辈子都不再叫里德太太舅妈,然而面对重病的舅妈,她于心不忍。面对这一举动,里德舅妈仍是不理不睬。不过简爱的宽容也算有回报——里德舅妈对自己所做的事表示了后悔。
可最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简爱竟请求里德舅妈原谅自己儿时的气话。说实话,我很纳闷,错的明明是那个坏女人,为什么要向她道歉?这正是简爱的宽容,而我所不能及之处。但里德舅妈并未表示什么,我想是她高傲的性格不允许她这么做吧。嗯?现在看来,简爱的宽容我好像学到了点,至少对于里德舅妈的憎恶减少了些。这就是简爱的影响力吗?
简爱的宽容与反抗同在。合上书,我似乎觉得如果说反抗是整本书的精魂所在,那宽容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辅助精神”,试想,如果简爱只是反抗,没有宽容,她早被赶出劳渥德,甚至冒昧一句,没有宽容,她真的能生存下去吗?如果没有宽容,简爱就不会原谅罗切斯特先生,那她也不会得到自己的幸福,不是吗?
果然,世间的一切是离不开宽容的。宽容是架设人心的桥梁,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震荡情感之波的琴弦。
简爱的宽容,我是该好好学学了,因为重读《简爱》我明白了世界因宽容而美好。现在,让我们携手共进,让宽容之花遍地盛开,让宽容之水透彻人心,让宽容之风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穿越整个宇宙!
《简·爱》读后感800字(第8篇)
读了《简·爱》,我学会了做人,简是我学习的榜样,她聪明、善良、坚强、有主见,她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但她从不向命运低头。
简从小就被舅妈收养,受尽了虐待。而她的儿子又是个猪狗不如的禽兽,常常无缘无故大骂简,但舅妈非但不制止,反而支持儿子胡作非为,简再也受不了了,他对约翰的恨压倒了对他的恐惧,不顾一切和他对打起来。
简曾经说过如果大家总是对残酷百依百顺,那么那些坏家伙更要任性胡来了,他们会什么也不惧怕,这样就永远不会改好,反而越来越坏。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时,我们一定要狠狠回击。但是简最好的朋友海伦与简的观点截然不同。海伦认为能忍就忍,这样自己快乐,别人也会对你好一些。
罗切斯特是一个正直、善恶分明而又幽默的人,他是简生活中的阳光他们两人真心相爱了,然而在他们的婚礼上,梅森揭露了罗切斯特是个有妻之夫的秘密,简非常失望,她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离开了。
时间会消除报复的渴望,平息愤怒和憎恶的冲动。简曾经带着满腔愤恨离开了舅妈,而当她听到舅妈生命垂危又很想见她一面的时候,简忘记了她的一切不好,毫不犹豫的回到她曾经厌恶的地方。当她再见到舅妈时,所剩的都是对她的怜悯之情。舅妈告诉简一件事情,三年前,简的叔叔给她谢了一封信,想让她继承遗产。因为他无儿无女,想要收简为养女,但因舅妈当时对简厌恶至极,不想让她过富日子,所以说简生伤寒病死了。简没有计较这件事情,只是安慰舅妈,让她把这些统统忘掉但舅妈到死也没有改变对简的看法,这使简感到很无奈!